谁给我讲讲陶瓷工艺的发展?



                    
                    
吃买吃买吃买
75953 次浏览 2024-05-12 提问
109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5-12 回答

我国向有“瓷国”之称,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屈家岭文化旦乏测何爻蛊诧坍超开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城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城市是宜兴。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

2024-05-12 回答

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最早的陶瓷距今已有七千多年,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古时的陶瓷,以直观性强的图案形象,主要起到记录性、装饰性作用,同时也是财富的象征之一。

“陶瓷”是“陶”和“瓷”两大类产品的概括性称呼。“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旦乏测何爻蛊诧坍超开。但无论从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成分,“陶”和“瓷”都是有很大的不同。

很重要的一点是,陶器的发明并不属于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而瓷器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发明,因此,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因此,中国被世界称为“China”,瓷器则是“china”。

因此,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陶瓷发展史,许多中华文明和历史都是通过陶瓷来记录、演绎和保存的,可以说,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2024-05-12 回答

磁灶境内古窑址多沿溪分布,数量众多,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就对磁灶窑进行过调查;其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县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进行过局部试掘,采集到大量标本,发现了南朝至清代的二十六处窑址。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时期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宋元时期的蜘蛛山窑址、童子山窑址、土尾庵窑址、大坪山窑址统称为磁灶窑址,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文物单位。南朝溪口山窑址、宋代金交椅山窑址列为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磁灶窑产品品种繁多,器形多样。其品种以生活日用器皿为大宗,此外还有陈设器、建筑材料等。生活日用器皿中有碗、盘、盏、碟、盆、钵、洗、罐、缸、瓮、壶、瓶、灯、盂、盏托、执壶、水注、军持、急须、瓷枕等;陈设器则有炉,香熏、花瓶、花盆、动物形砚滴、动植物模型(如狮、虎、龟、蟾蜍、寿桃、力士像等),以及其它如腰鼓、扑满、鸟食罐等器物;建筑材料有装饰板等。其中,黄釉铁绘花纹大盘、军持、青釉碟是专供外销的产品,龙瓮是最具地方特色的。
磁灶窑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色,颗粒较粗,胎质不够致密。也正因为此,瓷器胎土施釉处多上一层黄白色化妆土。但一般仅施半釉,器内无釉。釉可分为五大类,即青釉、酱黑釉、黄釉、绿釉与黄绿釉。青釉多见于碗、碟、盏、钵、盆、小罐、壶、执壶、军持、灯、炉、香熏等器物,有的还在青釉下添加褐彩;酱黑釉多施于碗、盏、盏托、罐、壶、执壶、水注、炉、腰鼓等器物,有的如碗、盏里侧或口沿施青釉,外施酱黑釉;黄绿釉则见于瓶、壶、罐、军持、水注、盆、盘、炉、枕、鸟食罐及动植物模型等;有的为单色的黄釉、绿釉,绿釉器多有“返银”现象;有的则黄、绿釉同施一器。装饰手法有刻划、剔花、模印、雕镂、施釉及彩绘等。装饰纹样有花卉(莲、菊、牡丹、缠枝花、折枝花等)、草叶(卷草)、瓜棱、瓜、凤,以及篦划、云雷、弦纹、卷云、水波及点彩、文字等,其中尤以龙纹最具特色。
在《晋江县志》中就有“瓷器出瓷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的记载。通过对磁灶窑的实地调查和有关考古资料证实,历年来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国家中多有磁灶窑产品出土。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常收藏有该窑作品,由此,证明磁灶窑是一处重要的外销陶瓷产地。
军持、瓶、执壶、罐、碟等是宋元时期大量外销的主要产品。其中,军持是专门适应东南亚人民进行宗教活动需要而烧制的;“龙瓮”的生产自宋明至今,沿袭不断,除了内销外还输出到东南亚各国。明清时期,磁灶以烧制单一的日用粗陶为主,仍运销海外,随着华侨的大批出国,制瓷技术也传播南洋各地,促进当地陶瓷工艺的发展,例如菲律宾米岸烧制的“文奈”瓷器,就是磁灶吴姓华侨传授的。直到近代,仍有众多华侨在海外操营此业,传授技艺。
磁灶窑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烧造外销陶瓷为主的重要窑口,是具有浓量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濒临泉州港口岸,使其外销条件优越。同时,它与泉州港的兴衰密切相关,当泉州在宋元时期对外交通和贸易达到鼎盛的时候,也正是磁灶窑生产发展昌盛的时期。磁灶窑的某些产品是专门为外销而烧造的,如军持等可能是为适应东南亚各地宗教性生活而接受的定烧器物,磁灶窑的产品器类丰富多彩,虽然比较粗放但却颇具特色,特别应指出的,磁灶窑出土的一些瓷雕塑,深目高鼻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泉州港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但磁灶的陶瓷在明清之后,由于宋时釉彩等工艺的的失传,产品主要以缸、壶、罐、碟为主,生产和销路窄小,市场需求低。如何定位自己?重走祖辈们的老路肯定不行,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建筑陶瓷。1979年,磁灶人吴金世,历经多次的实践终于在千百年的古窑里烧出了现代的釉面砖。磁灶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建陶企业得到了超常规模的发展。
经过十几年艰苦的发展,磁灶镇作为全国5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国家级星火区域性陶瓷建材支柱产业区、国家级技术创新陶瓷工业示范基地、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镇,目前,拥有建陶集团15家,先进辊道窑生产线300多条。产值超亿元的企业集团有6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59家,磁灶的建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外墙砖产量一项就相当于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琉璃瓦几乎垄断全国的市场。磁灶镇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一跃成为闽东南经济重镇。连续多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福建省10强乡镇前列。2000年6月,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荣誉称号。

2024-05-12 回答

1)人类智慧的初试——第一次创新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为了征服自然发挥其聪明才智第一次获得成功的赏试。在出现陶器之前,人们可能已经学会用泥土做成器形,放在日光下晒干作为盛放干的食物之用,但不能盛水,因为遇到水它又会变成泥巴一团。只有放在火中烧一烧之后它才不怕水。因为经过这样一烧泥土坯已经变成陶器。也就是说已经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这就是人类智慧的初试。原来当人们把泥坯放入火中烧,并达到一定温度以后,泥坯中的石英、云母、长石等粘土矿物就起化学反应。由于烧成温度不高,因此只生成少量玻璃相,这些玻璃相再把其它矿物组成粘结起来,组成一个新物质。从此地球上原来所没有的新物质产生了。人们就把这种新物质命名为陶。陶器的产生,从工艺上来说可能有一个从不烧到烧的突变阶段,也可能有一个从低温到高温的渐变阶段,也就是说在从泥坯到真正陶器出现之间很可能有一个过渡阶段。那些没有经过火烧或温度烧得很低的东西不能抵抗水的浸蚀,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可能保存下来,因此凡是目前发掘出来的陶器其烧成温度都在750℃到 1000℃之间。因此人类利用火促使泥土中矿物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物质,这一科学原理从制造第一个陶器时已经开始,并运用到现在。[ 返回 ]
(2)机械的雏型——陶轮
今天我们要使一个轮盘转动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但是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里要完成这样一个动作,那可要算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了。不错!是创举。这个创举也是在创造陶器中完成的。那就是制陶的慢轮。在有些经过复原 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内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线条规整的国环状纹路,这种对称的圆环状纹路,在考古学上称之为“轮纹”。根据模仿性试验和老工人们的经验,像这种轮纹肯定是用某种工具在可以转动的设备上面修整泥坯时所留下的痕迹。根据考古学家的意见,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旋转设备,大体上可分成慢轮和快轮两种形式,顾名思义侵轮就是转动得比较慢,而决轮就是转动得比较快。早在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就发现有轮纹存在,而且这种轮纹相当国正规矩,形成一个连续的环状纹路,它们大都出现在器口部份,这就是慢轮出现的重要见证。这种慢轮就是目前大家所知的陶车或辘轳车的老祖宗,也是人类第一次使用机械装置的有力证据。到了距今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在制陶上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因此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有的薄如蛋壳,乃有蛋壳黑陶之称。从器物内外有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决轮上制成的。陶器成型开始用慢轮,以后用快轮,一直发展到现在,用马达带动,在技术上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陶车的基本原理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建立。那末最原始陶车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简单,就在地上打一洞,插上一根木棒,在木棒顶端装上一块平板。在成型泥坯时,人们先将促决或泥条放在陶车上,在陶车的帮助下一边转动,一边手控或派条盘筑成型,成型后再一边转动陶车,一边用竹刀或其他刀具整型修坯,使内外形状规整,以后再去烧成。这样就使新石器时代的不少陶片上留下了我们祖先在5000年前发明陶车的痕迹。这些虽然是推测,但也不能说毫无根据,这在目前的云南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还能见到这种原始陶轮。[ 返回 ]
(3)现代配方的萌芽——掺和料
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的限制,在人们开始制陶时,总是就地取材,用一种泥土作为制陶原料。但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有的上很容易制成盘、罐的坯体,有的却很不容易成型,因为各种土的可塑性相差很大。另外有的土坯在日晒和火烧过程中由于收缩很大容易造成盘、罐等开裂,常常会使他们白辛苦半天,却一个也做不成。人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减少破裂,他们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一种收缩很小的东西。据目前所知、最早加入的是炭,我国科学工作者对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出土的陶器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河姆渡夹炭黑陶和龙山文化烟熏黑陶不同,前者是在一种含绢云母的粘土中有意识掺和事先经过燃烧炭化的植物茎叶和稻壳作为原料制成。加入炭后就改少了泥土的粘性和因干燥和烧成收缩而导致的开裂。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又有意识地用砂粒代替了炭,这样既可以起到加炭的作用,而且可以耐烧,提高了陶器的急冷急热性,与此同时又能制出各种颜色的陶器,如红陶、灰陶,而不一定都是黑陶。考古工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炊器都加入了砂粒。砂粒的这些作用和现代陶瓷工业中所使用的“熟料”颇为相近。考古工作者就把这些加进去的砂粘叫做“掺和料”。由用一种泥土制陶到采用掺和料制陶也是制陶工艺上的一个进步。因为它改进了成型性能和使用性能。这也就是后来人们通过配方改进工艺性能和产品性能所使用的方法。在那样早的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的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人类最早使用的色料——氧化铁
从美术绘画到陶瓷器的装饰,到处都能看五彩缤纷的色彩,而这些色彩的产生,往往都与某一种色料相连在一起;由于这些色料的应用而把我们的世界打扮得更加美丽。那么,人类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色料来装饰器物,而这种色料又是些什么物质?
我们祖先早在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开始用色料在陶器上绘画,而且经过高温烧成颜色,能长期保存,从而使我们在今天还能很幸运地欣赏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生动画面,这种陶器就叫彩陶。从考古发掘看,彩陶的装饰并不都是单色画,当时已有三种颜色,一种是储红色,第二种是黑色,第三种是白色。储红彩料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而黑色彩料的主要着色剂也是氧化铁,但加入了一定量的氧化锰,而白色彩料主要是白色粘土。由于这些彩料磨得非常细腻,而且含有很多的熔剂,从而降低了彩料熔点。在陶器烧成后,彩料就能牢固地粘附在器物表面而不易剥落,一直保留至今。人类首次用色料来装饰器物,并用以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一件很值得一提的事情。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6210947036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