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邮票的价值?



                    
                    
FLYINGJOHNNY
22022 次浏览 2024-04-27 提问
101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4-27 回答

井盐生产只是其中1枚,56年发行,价值6元左右,一套4枚你所说的叫特16东汉画像砖

2024-04-27 回答

6元

2024-04-27 回答

那是砖画.......
全套大概10多块钱,一枚? 大概也就2.5?

2024-04-27 回答

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1套,(志号2000-21T),共4枚,这是一套墓葬出土文物邮票。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968年发掘出土,共有随葬品2800多件,较珍贵的文物有“金缕玉衣”、“铸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林”、“蟠龙纹铜壶”和“长信宫灯”等,其中“长信宫灯”曾在1973年11月发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中亮过相(编号73),此次是第二次上方寸。
墓葬文物是指被发掘出来的历代埋藏在陵墓中的随葬品,这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国发行的墓葬文物邮票(这里专指成套票),已有好多套,从邮票的主题名称来看,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标注了时代(或人物)、墓字样的邮票,如将发行的《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等;第二种是仅标注了时代字样的邮票,如《东汉画像砖》等;第三种是邮票主题名称中无标注的墓葬文物邮票,仅1套。对于全套邮票的构成,有的是“同一”的(即同一出土地、同一墓葬、同一时代、同一类文物、同一出土时间),也有的仅仅时代和文物品类同一。这些不同类别的邮票构成了我国的墓葬出土文物专题。
一、 主题名称标注了时代和“墓”的墓葬文物邮票。这类邮票共有4套。
《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T33),1979年3月29日发行。这套邮票共2枚,都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但两幅画分别来自两座楚墓。邮票第一图《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原名《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2月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的一座楚墓,画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是一女子双手合掌作祈祷状,在腾龙飞凤接引下升仙的情景。第二图《人物驭龙帛画》,1973年5月在长沙子弹库的一座楚墓出土,画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是一中年男子高冠长袍,乘龙升仙景况。这是一套时代(楚国)和文物品种(帛画)相同的墓葬文物邮票。
《秦始皇陵兵马俑》(T88),1983年6月30日发行。这是一套“同一”墓葬文物邮票。兵马俑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出土,为一大型从葬坑,已发掘出3处俑坑,共2万多平方米,8000多兵马俑。其中1号坑最大,14260平方米,俑坑内兵马俑按临战队形排例。1979年在1号坑建立博物馆,供参观。兵马俑邮票全套4枚,分别展示了群俑、陶俑、兵马俑的形象和兵马俑坑的壮观景象。另还发行小型张1枚,主图是奔马俑,背景为1号坑。在发行邮票的同时,还配发了小本票(编号SBP),内置8分单枚票4枚,全套票1套(各呈田字型排列),单枚票与套票之间有过桥票1枚,图案是秦始皇陵墓。
《马王堆汉墓帛画》(T135),1984年3月25日发行。邮票图案取自1972年5月湖南长沙东郊五里牌西汉墓葬1号墓出土的一件彩绘帛画,帛画呈“T”字形,似短袖长衣,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画分三个层次,上为“天上”,描绘了天国情景,都为神话故事;中为“人间”,画一贵妇人在侍女随从不走向天国;下为“地下”,意为有神等在护卫死者灵魂。邮票按“天上”、“人间”、“地下”三个内容取材,为帛画分层的三个特写镜头。同时发行无齿孔小型张1枚,图案是帛画全貌。
《秦始皇陵铜车马》(T151),1990年6月20日发行。铜车马是1980年12月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一个陪葬坑中出土的,分前后2乘,合为一组。前乘车马通长2.25米,后乘车马通长了3.17米,其尺寸是当时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大小。前乘车的为敞式车,前驾四马,车上有站姿御官俑1件,车定名为高车。后乘车为棚式车,亦驾四马,车上有跪姿御官俑1件,车定名为安车。因年代久远,坑内木椁朽烂,填土下沉,铜车马被压成一千五百多块碎片,后经秦始皇陵马兵俑博物馆人员8年的精心清理、修复,终成原状并组合展出。这套邮票共2枚,图案其一为御官俑头像,其二为铜马头。此外,还发行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是两乘铜车马组合后的全貌。
二、 主题名称仅标注了时代的墓葬文物邮票。这类邮票现有3套。
《东汉画像砖》(特16),1956年10月1日发行。画像砖(石)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画的雕刻装饰品,盛行于东汉。邮票上的画像砖是在修建宝成铁路时于1953年在四川成都市北郊羊子山的1号、2号东汉墓葬中出土的,邮票共4枚,选取了井盐生产、住宅庭院、弋射收获、马车过桥四幅画像砖为图案。《井盐生产》图,画砖长40.8厘米,高46.7厘米,画面表现了取卤、引流、熬煮、运输等井盐生产的全过程,场面大,内客繁,形象逼真。《住宅庭院》图,砖长44.8厘米,高40厘米,画面以俯视角度展示一住宅庭院的布局,有住房、庭院、还有木构回廊,屋内有人席坐对饮,屋外有鸡斗、鹤舞、犬走,还有人扫地,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弋射收获》图,砖长45.8厘米,高40厘米,画面分格为上部表现弋射场面、下部表现收获场面,中有分割线,整个画面形象生动。《马车过桥》图,砖长46厘米,高40厘米,画面是一辆华丽的轺车和骑吏通过一座鸟桩多孔术深桥的情景。
《唐三彩》(特46),1961年11月10日发行。全套8枚邮票,展现了8件唐三彩。这8件唐三彩分别出土于4座唐墓:第1枚上的“三彩陶驴”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十里铺第337号唐墓,第2枚上的“三彩陶驴”1956年出土于西安小土门村一唐墓,第3枚至第6枚上的“三彩陶马”和第8枚上的“载乐队驼俑”共5件唐三彩是1957年在西安西部南何村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邮票第7枚上的“载乐队驼俑”则是1954年出土于西安西部中堡村一座唐墓的。唐三彩是一种多彩陶器,始于唐代高宗时,全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天宝时渐衰。
《曾侯乙偏钟》(T122),1987年12月10日发行。编钟邮票以小型张形式发行,无齿孔。邮票主图是气魄宏伟的全套编钟,编钟上面附有155字的说明,简介编钟出土的情况、规模、功能及其价值。1978年5月,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战国早期曾侯乙(曾国叫乙的侯)墓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铜器,约有10吨。还有琴、筝、瑟、笙、排箫、悬鼓等134件保存完好的古乐器,特别是一套古乐编钟,在全长10.8米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悬挂着64只大小不等的铜钟,另有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钵一件,总重达3.5吨,甚为壮观,堪称国宝。
三、 主题名称无标注的墓葬文物邮票。仅1套。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J85),1982年8月25日发行,为小型张。邮票图案是一幅古代驿使国,小型张边饰是飞翔的鸿雁,体现了"邮味"。这幅驿使图是在1973年在甘肃嘉裕关市东北的戈壁滩上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墓室壁画,壁画上是一名身穿白衣的驿使(古代递送公文的人),手举木牍文书,策马疾驶的形象。
上述墓葬文物邮票和将发行的《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都是以成套票形式推出的,比较明了,一看便知。但在新中国邮票中,还有好些墓葬文物邮票则是以单枚形式组合在其他套票中出现的,如《伟大的祖国》(第5组)。《古代文物》中的“石磬”(特9-2,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商墓出土)和“漆瓯、漆羽觞”(特9-4,1952年湖南长沙颜家岭35号楚墓出土);《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中的汉代“鎏金镶嵌铜砚盒”(编72,1970年江徐州市土山东汉彭城王刘恭墓出土)、“铜奔马”(编71,1964年10月甘肃武威雷台下东汉张江墓出土)、“长信宫灯”(编73,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墓出土),北魏的“石雕柱础”(编70,1966年山西大同石家寨村北魏琅琊王夫妇合葬墓出土),唐代的“黑彩马”(编68,1871年河南洛阳关林唐墓出土),《西周青铜器》中“伯矩鬲”(T75-2),1975年北京房山县琉璃河黄土坡村251号墓出土,《景德镇瓷器》中宋代的“青白瓷注及注眢”(T166-1,1963年安徽宿松县一北宋墓中出土)和元代的“青花追韩信图梅瓶”(T166-2,1959年江苏南京江宁东善公观音山明墓出土);《中国古代漆器》中的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盒”(1993-14-2,1978年湖北随县雷雨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汉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1999-2-4,1953年四川成都羊子山1号墓出土)和“嫦娥奔月图”(1999-2-6,河南阳西关汉墓出土);《龙(文物)》中的“龙形玉饰”(2000-4-2,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等等,这些文物邮票也是墓葬文物邮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发行分散,仅作简述。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5077915191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