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育苗的方法是什么?



				
				
520mengcheng
50707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92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8 10:12:06 回答

种植方法
1定植
杨梅的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温已开始转暖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品种选择应视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适合苏州西山栽种的有荸荠种和乌紫杨梅。选择健壮、根系丰富、无病虫害的优质苏州西山杨梅嫁接苗,在挖好的穴内填入腐熟厩肥10-15千克加焦泥灰5-10千克,适度浅栽,然后在植株四周培上小土畦并及时覆土,以免露根。苏州西山杨梅雌雄异株,定植时需配栽1-2%的雄株作授粉用。
2肥水管理
当年林地可间种一年生菜、药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效。幼树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成年树一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逐株根施农家肥或过磷酸钙1-2公斤;或每株施硫酸钾1千克加尿素0.2千克,或尿素0.25千克加焦泥灰15-20千克。施后即覆土。第二次是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量50-55%,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逐株在树冠滴水线下开10-20厘米的沟,施氮肥0.5-1公斤,0.3-0.5公斤的磷、钾肥和30-50公斤土杂肥覆土。苏州西山杨梅树的肉质根容易损伤,开沟挖穴时避免伤根。果实发育期还可追施叶面肥,可喷施  0.2-0.3%磷酸二氢钾或0.3%硫酸钾等l-2次。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渍水等工作,确保苏州西山杨梅的优质、高产。
3整形修剪
杨梅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幼树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养早实丰产的树体。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即对定干后萌发的新梢,选留3-4个生长强健、方位分布均匀、相互间有一定距离(约20-30厘米)的枝条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选留2-3个副主枝或侧枝,使之分布合理,层次分明,在3-5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调节生长与结实的关系,促进持续、优质、高产。整形修剪分为夏剪(开张角度、摘心、扭梢、抹芽、拉枝、拿枝、刻剥等)、冬剪(疏删、回缩、短截)。
生长与结果的人工调控
4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抗逆性强,病虫害极少发生。不过,因生态环境变迁大范围的种苗交流,因地制宜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虫害有长白蚧、卷叶蛾和袋蛾类害虫。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2]  、癌肿病等。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

2024-06-08 10:12:06 回答

(1)圃地选择。在坡度平缓山地,四周用砖块砌成插床,床长不限,宽0.8米,床底垫10厘米厚的碎石,再铺上10~15厘米厚的山泥,以作扦插基质,后用0.04%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苗床消毒。  
(2)插条选取。以树冠外围的一年生春夏梢或当年生的夏梢(半木质化),剪去先端不充实部分,在枝条的基端紧靠1个节的下方,用刀削平,每插条留叶3~5片,长度约12~15厘米。每百枝为1束,把枝基部浸在萘乙酸等生长素溶液中,约经12小时在插条基部呈现褐红色时取出。如浸的时间过长,基部会出现紫褐色,应用清水将其洗到褐红色为止。  
(3)扦插时间。春季扦插在4月中旬进行,夏季扦插在7月下旬进行。  
(4)扦插方法。插条的行株距为10厘米×8厘米,将插条的一半长度插入基质中,插后即浇水,使枝土密接。上搭薄膜棚两层,低棚呈弓形,中间最高点离床面0.8米;高棚高1.8米,其顶部覆盖两层芦帘,棚四周再挂一层芦帘。  
(5)插床管理。床内温湿度调节,主要靠棚膜的开闭和浇水来控制。在4月下旬到6月下旬,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插后两个月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以后再降至85%左右。在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每月浇水1次,夏季须每周1次。盛夏温度过高时,可暂时揭去棚膜,必要时每天淋水1次,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喷洒1次波尔多液防病。  
(6)成活因素。杨梅扦插苗能否发根成活,除与苗床管理技术密切相关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棚膜的色泽和生长素浓度。据试验,在黄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插条基部的,其发根率达51.5%;用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22.7%;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4.8%,在白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12.1%;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6.1%;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3.5%。  
②扦插基质种类。据试验,不同的基质对扦插发根有不同的效果。用山泥作基质的发根率达50%,而以珍珠岩作基质的发根率21%,用砻糖灰作基质的则不发根。

2024-06-08 10:12:06 回答

栽培技术
  栽培品种繁多,按果实色泽可分为白种、红种、粉红种、乌种。繁殖方法用种子、分株、嫁接繁殖。种子繁殖:选成熟果实,剥去果肉,阴干,用湿沙层积贮藏法。春播,出苗后至第2年可作实生苗用。分株繁殖;挖取老株蔸部二年生的分檗栽种。嫁接繁殖:选二年生的实生苗作砧木,清明前后皮接或切接,再培育2年移栽,按行株距5m×5m开穴,每穴1株,覆土压实,浇水。1hm约栽450株,适当栽种少量雄株,以供授粉用。
  嫁接技术
  砧木准备。将育成的一年生杨梅实生苗(本砧)掘起,田间去叶后运回室内,接时剪去离地5~6厘米处以上部分。从外地购入的实生苗,也作同样处理。根颈处直径小于0.5厘米者,属不合格实生苗,当年不能嫁接,须再培育1年。
  接穗采集。要求采自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杨梅树上1~2年生杨梅的枝条,根据砧木粗度选剪接穗。树上直接剪下时,可留长40~60厘米的枝条,用手自上而下捋去枝上叶片,捆扎成把后运回室内,然后剪成长8厘米左右的小枝段供嫁接。浙江温州地区,育苗者有习惯把接穗剪成长10~15厘米的。
  嫁接时间。杨梅育苗大都用枝条行切接法嫁接,时间在浙江慈溪一带约3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杨梅树液流动之前。南部地区时间可略提前,北部地区则应相对推迟。
  嫁接方法。凡数量较多、且用一年生的实生苗(小砧)接,以掘接(砧木掘起后运到室内)和切接法为宜;数量较少、多年生的实生苗(大砧)接,则以地接和劈接法嫁接为好。掘接的苗,可以接后立即种到大田,也可以在室内贮放1~2周左右,选晴好天气时干栽植。生产实践表明,小接苗木嫁接后,放在室内泥地或水泥地上,平放堆高50~60厘米,用小壶喷湿根部,并覆以塑料薄膜,待7~15天后,接口愈合良好,栽到大田成活率较高。
  嫁接繁殖。杨梅嫁接成活宰较低,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应在7~15年、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母树上采用两年生生长的良好枝条。一般在2月亡中旬,树液未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以切接为主,接穗长8~9厘米,具9~10个芽,然后嫁接。切接方法与其它果树嫁接相同。嫁接苗成活后,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新梢(接穗上的芽)的健壮生长。
  移栽方法
  杨梅深受庭园、住宅小区绿化人员的喜爱和青睐。杨梅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杨梅应在3~4年后移植,株距以4m、6m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挖穴规格视杨梅苗木粗细而定,以长0.5~0.8m×宽0.5~0.8m,深0.4~0.6m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种植成活后追肥)。杨梅大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cm带土团直径为15~30cm。
  杨梅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
  杨梅栽植前应根据实际需要的树型进行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入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cm,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田间管理
  6月、12月各松土、除草1次。夏季施粪肥、腐熟饼肥,冬季追施厩肥、堆肥,可用开沟环施法。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杨梅毛虫、蚜虫、天牛等。一般四五月孵化幼虫,以下简单地介绍其生长特性与防治方法:
  1.松毛虫
  松毛虫危害多种林木,其初孵幼虫群集新梢食害嫩叶,1周后又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松毛虫1年发生1代,约于4月上旬孵化幼虫,5月上中旬于叶片上结茧成蛹。
  防治方法:
  ①  初孵幼虫应及时捕杀,或用90%敌百虫1000~13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300倍液喷杀;
  ②  成虫趋光性强,也可灯光诱杀。
  2.避债虫
  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叶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雌虫产卵于护囊内,5月下旬孵化幼虫,将咬啐的叶片连缀一起做成新护囊,开始食害。
  防治方法:幼虫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喷杀。
  3.卷叶蛾
  卷叶蛾幼虫危害杨梅的叶片,在新梢嫩叶上吐丝裹叶,幼虫卷于当中食害叶肉,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发现危害可喷布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4000倍液。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070800781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