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原则谁能说一说?



				
				
一知蓝色
87309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5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17:03:21 回答

(一)科学性
1.要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2.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
1.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  
(二)艺术性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
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
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变化
(三)经济性
1.充分运用乡土树种
2.注重经济树种种植  
1.充分运用乡土树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24-06-02 17:03:21 回答

你好,合理配置植物景观是实现园林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设计时应掌握如下原则:
  1、发挥园林植物综合作用
  根据城市及绿地的不同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综合作用
  园林树木具有美化环境,改善防护及经济生产三方面功能,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城市性质或绿地类型明确树木要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同性质的城市选择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园林功能。如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应先充分考虑到树种的防护功能;而在一些风景旅游城市,树木的绿化美化功能就应得到最好的体现。
  此外,街头绿地、住宅绿地、校园绿地、城市广场绿地,不同的绿地形式,功能不同,要结合功能性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
  2、处理好种间关系
  根据园林植物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植物所生长的空间叫做“环境”,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同样,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种因子对植物生存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好坏与后期管理固然重要,栽植前生态环境的预测,树种之间的搭配却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与否。
  所以必须掌握各种树木的生态习性,培育不同类型的植物品种。
  3、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原则
  任何一个好的艺术类型的产生是人们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不同的园林形式决定了不同立意方式。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色彩以冷色调为主。园林绿化不同于植树造林,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要素,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处理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在园林绿化中,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尤为重要。不同植物材料,或观花,观果,观干,要根据项目设计主题进行挑选,搭配,同时还要与周边其他设施、小品、建筑形成良好的组合关系。
  此外,植物生长发育需要一段时间,欲充分发挥树木配置后所形成的艺术效果,除应考虑整体美学构图的原则外,必须充分了解植物材料生长规律,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互配置,乔灌草相结合,增强景观的快速形成和植物群落的演替更新。

2024-06-02 17:03:21 回答

(一)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原则  1、美观原则      配植树木时,在满足其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应讲究美观。这种美既有树种个体的美,也有环境搭配后展现出来的美。(1)  树木之美应以健康生长为基础      园林树木的美不论是外形、色彩、风韵或与建筑配合协调关系等方面,都要以生长健康作为基础就是生长正常,而非衰弱或过分生长。有了健康的生长,才可充分表现其本身的特长和美点。园林树木应充分发挥其自然面貌,除少数需人工整枝修剪保持一定形状外,一般应让树木表现其本身的典型美点。  (2)配植园林树木时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配置园林树木时要在大处着眼的基础上安排细节问题。配置中的通病是:过多的注意到局部,而忽略了主体安排;过分追求少数树木之间的搭配关系,而没注意整体、大片的群体效果;过多地考虑各株树木之间的外形配合,而忽视了适地适树和种间关系等基本问题。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繁琐支离、零乱无章。为此,在树木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注意季节及气候等变化      首先,应作到四季各有重点,三季有花开。如: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前后应当有花果可赏,有园景可览。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应当考虑的。如:牡丹忌烈日、大风,为使牡丹花期长一些,对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故宜在大树下或背风向阳处。  (4)园林树木的配植要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设计公园、风景区、绿地都要有立意、创造意境,配置时常常加一些诗情画意,从而达到设计者的要求。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759308815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