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小檗是什么?



				
				
透明的黑布
76953 次浏览 2024-05-21 提问
145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23 02:23:29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药  名】:川滇小檗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川滇小檗的根。
【功  效】:清热燥湿。
【主  治】:用治心火上炎所致口舌溃烂,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及湿热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心、肝、胃、大肠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捣敷。
【别  名】:吉儿把(藏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及昌都地区。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1-3米。枝圆柱形,老枝暗灰色或紫黑色,幼枝紫色,无疣点;茎刺单生或三分叉,粗状,长1.5-3.5厘米,腹面具浅槽。叶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2.  5-8厘米,宽1-4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中脉微凹陷,背面灰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显著,无乳突,叶缘平展,全缘,或具疏细刺齿或具密细刺齿;叶柄长1-3毫米。总状花序通常由9-20朵花组成,有时可达40朵,长7-10厘米,花序下部花常轮列,光滑无毛;总梗长0.  5-3厘米;花梗细弱,长7-10毫米,无毛;花黄色;小苞片卵形,长2-2.  5毫米,宽约1.  5毫米,先端急尖;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狭倒卵形,长约4.  5毫米,宽约2.  5毫米;花瓣倒卵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长约4.  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缺裂,裂片急尖,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延伸,先端微突尖;胚珠2枚。浆果初时乳白色,后变为亮红色,近卵球形,长约10毫米,直径7-8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外果皮透明,不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9月。
3产地生境
产于云南、四川、西藏。生于山坡、林缘、河边、林中或灌丛中。海拔2100-3600米。模式标本采自中甸
生境:  灌丛中,  荒地,  冷杉林下,  林缘,  林中,  路边,  路边向阳地,  山坡,  山坡林缘,  阴坡灌丛

2024-05-23 02:23:29 回答

川滇小檗(学名:Berberis  jamesian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3,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河边、山坡、林缘、林中及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药理作用
【药  名】:川滇小檗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川滇小檗的根。
【功  效】:清热燥湿。
【主  治】:用治心火上炎所致口舌溃烂,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及湿热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心、肝、胃、大肠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捣敷。
【别  名】:吉儿把(藏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及昌都地区。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川滇小檗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1-3米。枝圆柱形,老枝暗灰色或紫黑色,幼枝紫色,无疣点;茎刺单生或三分叉,粗状,长1.5-3.5厘米,腹面具浅槽。叶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2.  5-8厘米,宽1-4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中脉微凹陷,背面灰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显著,无乳突,叶缘平展,全缘,或具疏细刺齿或具密细刺齿;叶柄长1-3毫米。总状花序通常由9-20朵花组成,有时可达40朵,长7-10厘米,花序下部花常轮列,光滑无毛;总梗长0.  5-3厘米;花梗细弱,长7-10毫米,无毛;花黄色;小苞片卵形,长2-2.  5毫米,宽约1.  5毫米,先端急尖;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狭倒卵形,长约4.  5毫米,宽约2.  5毫米;花瓣倒卵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长约4.  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缺裂,裂片急尖,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延伸,先端微突尖;胚珠2枚。浆果初时乳白色,后变为亮红色,近卵球形,长约10毫米,直径7-8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外果皮透明,不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9月。
产地生境
产于云南、四川、西藏。生于山坡、林缘、河边、林中或灌丛中。海拔2100-3600米。模式标本采自中甸
生境:  灌丛中,  荒地,  冷杉林下,  林缘,  林中,  路边,  路边向阳地,  山坡,  山坡林缘,  阴坡灌丛
生境
生境:  灌丛中,  荒地,  冷杉林下,  林缘,  林中,  路边,  路边向阳地,  山坡,  山坡林缘,  阴坡灌丛
海拔下限
2400
海拔上限
40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内分布
青海省,  重庆市,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2024-05-23 02:23:29 回答

川滇小檗(学名:Berberis  jamesian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3,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河边、山坡、林缘、林中及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药  名】:川滇小檗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川滇小檗的根。
【功  效】:清热燥湿。
【主  治】:用治心火上炎所致口舌溃烂,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及湿热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心、肝、胃、大肠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捣敷。
【别  名】:吉儿把(藏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及昌都地区。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7949676513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