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wendyhuihui
82550 次浏览 2024-05-26 提问
1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28 21:47:34 回答

藿香的生产技术
  整地与播种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畦作,也可垄作。条播株距为10  ~375px,穴播每穴留3  ~  4  株,移栽成活后若发现缺株,应在阴天进行补苗,栽后浇1  次稀薄的人畜粪水,以利成活,株高6~  250px  间苗。
  田间管理
  每年除草和施肥3  ~  4次。第1次于苗高3  ~  125px  时进行松土,并拔除杂草。松土后每公顷施稀薄人畜粪水15000~  22500kg。第2  次在苗高7~  250px时进行第1  次间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kg。第3  次在苗高15  ~500px时进行,中耕除草后,每公顷施人畜粪水22500  ~30000kg。第4  次在苗高25~750px  进行,中耕除草后每公顷施人畜粪水30000kg,封垄后不再进行追肥。每次收割后都应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苗高25  ~  750px  时第2  次收割后进行培土。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积水引起植株烂根,旱季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
 繁殖
  以种子繁殖为主,用种子繁殖北方以春播为主,南方多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条播或点播,行距25  ~  825px,点播的穴距750px  左右。种子小,应与20  倍左右的细沙、细土或草木灰混匀后播种。分株繁殖在春秋雨季进行。

2024-05-28 21:47:34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藿香  栽培技术:  
    一、选地  
  宜选向阳、低山、丘陵、平坝、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较肥沃的砂质土壤或壤土。  
  二、整地  
  清明至谷雨将选好的地,每亩施厩肥2500kg,深耕30-45cm,细耙,整地作畦,南方宜作高畦,高约12-18cm,北方宜作低畦,畦的长度视地形而定,以便于灌溉、排水和管理。  
  三、育苗方法  
  有种子繁殖(新藿香)和宿根移栽(老藿香)两种繁殖方法。新藿香是用种子繁殖,当年7月可收全草,老藿香是指留种的新藿香收过种子后,让其老根在原地越冬,翌春新苗出土后移至大田而获全草。一般认为新藿香叶子较多,切成的片子质量较好;老藿香梗子多,切成的片子质量较差。因而生产上多采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  
  (一)南方秋播  9-10月于整好的畦面按株行距各3Ocm开穴,深3-6cm,穴大,底平,施入人畜粪水后,每亩用种子0.5kg,拌草木灰,均匀撒播于穴内。如久晴不雨应及时浇水。秋播当年出苗,生长期长,产量较高。  
  (二)北方春播  3-4月顺畦按行距25-33cm划1-1.3cm深的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6-1Ocm,用脚踩一遍,土壤过于则应浇水。春播产量较低,每亩用种量0.5-0.8kg。  
  (三)宿根移栽(老藿香)宿根在第二年雨水(2月中旬)后出苗,到惊蛰(3月上旬)用剪刀紧贴地面剪掉冬季枯死的地上残茎,然后浇一次薄粪水,促进新苗生长,到谷雨(4月20日)前后苗高9-15cm时,即可将苗挖起,带土移栽大田,应于雨天或阴天随挖随栽,以利成活。移栽按行、株距为3Ocm×24cm,每亩栽6000株。栽好后立即浇1次稀薄的粪水,促进成活。  
  四、田间管理  
  (一)间苗、补苗、中耕除草  播种繁殖当气温在13℃-l8℃,土壤有足够温度,约10天左右出苗,不论穴播、条播,当苗高6-1Ocm时应进行间苗或补苗。条播按株距10-l5cm留苗,穴播按每穴留苗3-4株。如缺苗应随时补苗。在间苗补苗的同时注意松土锄草,在第一年第一次收获前应进行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在苗高3cm左右,第二次在苗高12-15cm,第三次在苗高21-24cm时进行。中耕除草的同时结合追肥。封垄前应注意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二)施肥  可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由于藿香茎叶均作药用,故施肥应以“全肥”为好(包括氮、磷、钾)如人畜粪、油饼等均可。每次每亩酌施稀薄的人畜粪水1000kg,也可每亩施硫酸铵10-l3kg,施肥后应浇水。  
  (三)灌溉、排水  藿香一般情况下不需灌水。若地势较高、干旱无雨时或少雨地区,则需适时浇水。反之位置较低、梅雨季节则应注意排水,以防烂根。同时在封垄前一定要清理沟道。  
  (四)收获后的管理  藿香系多年生宿根植物,老根不易死亡,因而6-7月份第一次收割后,应即时中耕施肥;半月后主根萌发新芽,在苗高21-24cm时,再中耕施肥1次,到10月份又可得到收获(但产量不高,且大部不易开花)。第二次收割后应即时中耕,并施冬肥,每亩用人畜粪1500-20OOkg,施肥后培土,厚约6-9cm,以保护主根越冬,翌年即从根部萌发2-5个芽。接头一年的管理方法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若管理好,其产量可超过第一年很多。藿香只能连续收获2年,第三年大部分植株的老根已死,一般全部翻耕,另种其他作物。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病害防治  1.  褐斑病  危害叶片。在叶正面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并生淡黑色霉状物。一般在5、6月开始发生,雨季较重。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实行轮作;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  2.枯萎病  由烂根中分离出Rhizoctonia  solani  Kuhn、Fusarium  solani(Mart.)App.etWollenw.和F.semitectum  Berk.et  Rav.等病原菌。常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节。被害植株的叶子和梢部下垂,青枯,根部腐烂。低洼易积水或沟浅排水不良的地块容易发病。防治方法: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70%敌克松粉剂10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3.斑枯病Septoria  lophanthi  Wint  叶片两面病斑呈多角形,初时直径1-3mm,暗褐色,叶色变黄,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6-9月发生。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喷洒50%瑞毒霉1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收获前2周之内不再喷药。  
  (二)虫害防治  1.红蜘蛛    Tetranychus  telarius  Linne  为藿香和紫苏上常见的虫害,6-8月天气干旱,高温低湿时发生最盛。成虫细小,一般为橘红色或黄色。常聚集在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最初出现黄白色小斑,后来在叶面可见较大的黄褐色焦斑,扩展后全叶黄化失绿,叶片脱落。防治方法:收获时收集田间落叶,集中烧掉;早春清除田埂、沟边和路边杂草;发生期及早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收获前半个月内停止喷药,以保证药材无农药残留。  
  2.银纹夜蛾  Plusia  agnata  Standinger  幼虫食害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留叶脉。幼虫5-10月为害。老熟幼虫体长3Omm;头小腹粗,头黄绿色,体绿色,体背有白色细纵线数条;第一和第二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幼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晚上和阴天多在叶面取食。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350倍液喷雾。  3.朱砂红叶满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6-8月天气干旱、高温低湿时发生。聚集在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最初出现小斑,后来在叶面又可看到较大的黄褐色焦斑,扩展后,全叶黄化失绿、脱落。防治方法:收获时收集田间落叶,集中烧毁;早春清除田埂、沟边和路边杂草;发生期喷40%氧化乐果乳剂2000-2500倍液,但收获前半个月停止喷药。此外,尚有豆毒蛾、黄腹灯蛾、叶跳甲、蟋蟀、地老虎等为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二二三乳剂防治;地老虎等可人工捕杀。  
  六、采收  
  第一次采收于6-7月,在大部分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进行,如收获过早则香气差;采收过晚则植株下部叶子越来越小,影响规格。第二次采收时期约于10月份进行。选择晴天,用镰刀齐地割下。  
  七、产地加工  
  将割取的全草薄摊晒至日落后,收进堆叠过夜,次日再晒,也于日落后收进。第三日晨理齐,捆扎包紧,以免走失香气。  
  八、贮藏  
  存放于干燥处,防潮湿及霉变。

2024-05-28 21:47:34 回答

喜高温、阳光充足环境,在荫蔽处生长欠佳[2]  ,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喜欢生长在湿润、多雨的环境,怕干旱,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mm以上。幼苗期喜雨,生长期喜湿度大的环境(但是土壤湿度过大,也会烂根死亡)。雨量较少地区要注意灌溉。苗期喜荫,需搭棚或盖草,成株可在全光照下生长。根比较耐寒,在北方能越冬,次年返青长出藿香;地上部不耐寒,霜降后大量落叶,逐渐枯死。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怕积水,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41264915466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