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的作用是什么?

电容器组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理工作的
一个胖子0528
20164 次浏览 2024-05-28 提问
68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5-30 11:34:46 回答

1.  防止谐振过电压
电容器组常接在变电所母线上作无功补偿。当母线接有硅整流等谐波源设备时,就有可能发生谐波过电压。因为这时的电路等效于R-L-C串联电路,其固有频率fo=1/2лLC,如果电网电压中某次谐波的频率fo等于或接近fo时,那么就会在这一谐波电压作用下发生谐振,此时电容器组两端的n次谐波电压:
由于电容比较大,fo不高很可能与5次和7次谐波都是主要的高次谐波。因此,电网可能出现较高的过电压。电容器组则可能因过电压而损坏,电网也不能正常工作。
限制谐波过电压的措施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一电抗器L,如附图所示,以消除在可能产生的谐波条件下发生谐振的可能性。电抗器的感抗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可靠系数,一般取1.25~1.4;
Xc——补偿电容器组的工频容抗;
n——可能产生的最低次谐波。
2.  防止电容器爆炸
由于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和发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如电网电压偏高,加之环境湿度过高,散热困难,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电场强度作用下,绝缘加速老化,将导致电容元件击穿。击穿后,不但击穿相电流增大,而且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向击穿的电容器放电,使该电容器产生剧热,从而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箱壳、瓷导管爆炸。另外,谐波过电压与操作过电压能直接引起电容器爆炸。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如下:
(1)给电容器配置熔丝加以保护。对于单台电容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定;对于电容器组(一般不超过4台),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本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1.8倍选定。
(2)加强巡视。高压电容器装有电流表进行监视,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或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应退出运行,并找出原因,妥善处理。在巡视过程中,发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严重渗油,外壳锈蚀,鼓肚或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与处理。
(3)合理操作。电容组每次重新合闸前,必须放电3min,禁止电容器带电荷合闸,避免操作过电压损坏电容器。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每月都要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是否良好。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劝机突然甩负或重复冲击负荷时,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此时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避免谐振过电压。
3.  防止检测电容器时触电
有些工作人员认为,电容器装有放电装置,对其检修时就不需要进行人工放电。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虽经放电装置放电,但仍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尤其是电容器内部),所以无论装有哪种放电装置,都必须在人工放电后开始检修。
人工放电的方法是:先把接地线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对电容器多次放电,直到无放电火花和放电声为止。如果是检修电容器内部故障,尽管通过人工放电,其故障部位还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此时应戴绝缘手套,把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放电,而后才能检修。..............

2024-05-30 11:34:46 回答

由于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和发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如电网电压偏高,加之环境湿度过高,散热困难,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电场强度作用下,绝缘加速老化,将导致电容元件击穿。击穿后,不但击穿相电流增大,而且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向击穿的电容器放电,使该电容器产生剧热,从而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箱壳、瓷导管爆炸。另外,谐波过电压与操作过电压能直接引起电容器爆炸。

2024-05-30 11:34:46 回答

1、高压电容装置还有个CT,看和什么配合,有的有微机保护,作用有电流差保护,过流保护,还有显示提供信号。
2、开关柜有保护组CT,是采你电容柜整个容量的一个保护,电容柜自身每路有CT做每路电流保护,电容装置如有总CT,它是就是二级对电容柜总电流的保护,开关柜保护组CT是上一级电流保护,防止跳系统总开关,在设定保护整定值时开关柜保护组CT的保护系数要比电容装置总电流保护系数设定要大一级!电容器组要灵敏保护先跳!

2024-05-30 11:34:46 回答

1  电网中运行的  并联电容器组  都是三相电容器。
2  三相电容器组用的都是三相电容器。
3  判定一个电容器好坏,不能带电测量,必须退出电网,断开母线,以确定具体那一只失效。
因电容器较多,拆卸工作量大,可以采用分段脱离的方式,逐级定位故障点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电容器单元。
2电容器组使用中功率补偿器的安全问题
编辑
1.  防止谐振过电压
电容器组常接在变电所母线上作无功补偿。当母线接有硅整流等谐波源设备时,就有可能发生谐波过电压。因为这时的电路等效于R-L-C串联电路,其固有频率fo=1/2лLC,如果电网电压中某次谐波的频率fo等于或接近fo时,那么就会在这一谐波电压作用下发生谐振,此时电容器组两端的n次谐波电压:
由于电容比较大,fo不高很可能与5次和7次谐波都是主要的高次谐波。因此,电网可能出现较高的过电压。电容器组则可能因过电压而损坏,电网也不能正常工作。
限制谐波过电压的措施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一电抗器L,如附图所示,以消除在可能产生的谐波条件下发生谐振的可能性。电抗器的感抗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可靠系数,一般取1.25~1.4;
Xc——补偿电容器组的工频容抗;
n——可能产生的最低次谐波。
2.  防止电容器爆炸
由于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和发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如电网电压偏高,加之环境湿度过高,散热困难,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电场强度作用下,绝缘加速老化,将导致电容元件击穿。击穿后,不但击穿相电流增大,而且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向击穿的电容器放电,使该电容器产生剧热,从而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箱壳、瓷导管爆炸。另外,谐波过电压与操作过电压能直接引起电容器爆炸。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如下:
(1)给电容器配置熔丝加以保护。对于单台电容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定;对于电容器组(一般不超过4台),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本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1.8倍选定。
(2)加强巡视。高压电容器装有电流表进行监视,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或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应退出运行,并找出原因,妥善处理。在巡视过程中,发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严重渗油,外壳锈蚀,鼓肚或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与处理。
(3)合理操作。电容组每次重新合闸前,必须放电3min,禁止电容器带电荷合闸,避免操作过电压损坏电容器。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每月都要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是否良好。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劝机突然甩负或重复冲击负荷时,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此时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避免谐振过电压。
3.  防止检测电容器时触电
有些工作人员认为,电容器装有放电装置,对其检修时就不需要进行人工放电。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虽经放电装置放电,但仍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尤其是电容器内部),所以无论装有哪种放电装置,都必须在人工放电后开始检修。
人工放电的方法是:先把接地线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对电容器多次放电,直到无放电火花和放电声为止。如果是检修电容器内部故障,尽管通过人工放电,其故障部位还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此时应戴绝缘手套,把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放电,而后才能检修。

2024-05-30 11:34:46 回答

电容器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输电线路。发电、输电、配电以及远距离输电和大电厂都要求输电系统更加可靠、经济地运行。。。。。。。。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367959976196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