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筒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的区别有哪些?



				
				
冲哥是个姐
5265 次浏览 2024-05-13 提问
10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15 02:36:58 回答

简单的说,单筒视场小。双筒视场大,我至今认为单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除外)就是为了便于携带和上架稳定,不过现在双筒的望远镜也同样可以上架。
所谓视场就是在同样倍率下,视场小的只能看见头,视场大的能看见全身。
个人经验,推荐双筒,单筒感觉都是玩具

2024-05-15 02:36:58 回答

1、很简单,从使用上说,单筒的没有立体感,双筒的有一种“立体感”。
而且观察舒适性好。
2、但是你问的——我不知道你问的是否是带三脚架的单筒的?那是固定观测用的,倍数高一点,但是因为高了,无法手持使用,视野也窄了。
如果你问的是这种单筒,那么它其实。。。和手持的望远镜是两种东西啦。手持的可以带出去旅游,玩,而这个只能固定观测。

2024-05-15 02:36:58 回答

你好,据我的个人了解;
我们经常听到来购买望远镜的朋友一开口就问:“你们的望远镜能看多远?”、“你们的望远镜能放大多少倍?”、“你们的望远镜能把天上的星星放多大?”……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了公众对于望远镜和天文知识的缺乏。    所谓“看多远”、“放多大”的提法既不科学,也没有意义,望远镜的品质也决不是这样来评价的。    事实上,“看多远”完全取决于被观测目标的亮度,只要目标足够明亮,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无穷远,譬如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6000颗左右的恒星,实际上都可认为在无穷远处;而“放多大”更是因缺乏天文基本知识才会提出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所见的“天上的星星”99.9%以上都是恒星,而恒星离我们如此遥远,所以即使用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来观测,它们仍然只是一个个几何亮点(亮点越小,表明望远镜的光学成像质量越高;反之,如果在望远镜中看到恒星有了视面甚至有了颜色,则可断定其光学系统存在严重弊病),只有那些太阳系中的天体(如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或太阳系外有视面的天体(如星云、星系、星团等)才能借助于望远镜放大。    
那么“放大倍数”是不是选购望远镜所首先要考虑的性能指标呢?绝对不是!它不但排不上第一,而且如选择过大,将导致成像质量严重恶化。    
倍率(宜介乎于8倍至10倍)    望远镜上均标示着10    x    42,8    x    30等字样,前者代表倍率,后者代表物镜直径。使用10倍的望远镜看一只站于100公尺的鸟,就如用肉眼在10公尺看一样近。由于倍率逾大,视角愈小,搜寻目标较为困难,亦较易因双手颤抖而影响清晰度。光线非常充足时,10倍较8倍清楚;光线不足时,8倍反而比10倍更能看到细节,故不应盲目追求高倍率。    
口径(宜介乎30mm至42mm)      口径愈大愈好,物镜直径影响进光量。尤其在明暗对比强烈、晨昏、多云的情况下,口径愈大,进光量愈高,眼睛便可看到更多的细节;但同时望远镜便愈重,长时间观望较易造成疲倦。宜按个人体能选择较大口径。    
视野(愈大愈好)      
视野指的是在1000米起时可以看到的范围,视野宽度宜高于104米即6度。视野愈大,搜寻目标愈快愈易。但视野愈大时,边缘扭曲变形及模糊的情况愈严重,像差的修正会愈复杂困难,所需技术及成本亦愈高。    
色彩保真度(愈自然愈好)      高质素望远镜须忠实反映景物原色及色泽饱和度。有些生产厂商为增加望远镜的亮度,刻意增减某段光波,导致失真现象,使景物偏蓝或偏红。    透光率和镀膜的关系密不可分,并直接影响色彩保真度。全部的光学玻璃高透光率和全表面多层镀膜,亮度比较高,颜色还原准确。一般厂商不会全部公布所有数据(很难做到),有些厂商会公布局部光学玻璃的透光率或镀膜,以此误导消费者。    
使用性能      
景深    :对观鸟的人来说,景深是个比较矛盾的参数,景深大,则不需要频繁调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对于观察林鸟来说,前景和背景不容易虚化,鸟儿不容易突出。而景深小,虽然观察林鸟时前景和背景虚化明显,鸟儿主题突出,但距离一变就要重新调焦,手指要始终搭在调焦轮上,比较累。这个要看个人喜好了,没有什么固定标准。    
密封性    :望远往往都在户外进行,观察环境多变,最好选能防浸水(水压防水)的望远镜,这样才能使镜子内部保持密封和稳定,不起雾不长霉。    
舒适性    :舒适性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对于表面包胶的望远镜,不但防震效果好,而且握持起来也更舒适;镜身重量决定了长时间使用和携带是否方便;通常,大家会选择耐用性能高的望远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923695564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