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育苗技术是什么?



				
				
yaodabian0214
65099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12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15:25:53 回答

一、种子采收  杉木3月开花,11月上旬种球由青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最好在母树林或种子园采种,也可选择15~30年生,生长良好的优树上采种。高枝剪取种球,将球果置于晒场,经阳光曝晒,球果鳞片开放时,可反复推动球果,使种子从球果中掉出来,然后收取纯种,用麻袋装好,放进通风干燥的库房备用。球果出籽率为3~5%,种子千粒重13克,发芽率45%左右。
  二、苗木培育  选择日照较短,水资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活,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做苗床。作成高床,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要求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畅通。2月份进行播种,采用撒播,每667平方米下种5公斤,播后覆盖黄心土1.5~2.0厘米厚。及时除草松土,适当间苗,每周喷0.5%波尔多液1次,以防病害发生。6月以前要加强排水,7~8月要注意灌水抗旱,9月以后要停止施肥灌水。当年苗高可达40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
  三、整地栽植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活湿润的阳坡或半阳城中下部作造林地。整地前要清除灌木和杂草。20度以下的坡面,可采用全垦挖穴整地,20度以上的坡地可进行带垦挖穴或块状挖穴整地。要求穴深50厘米,穴宽70厘米,穴距1.7×2.0米。要回填细碎表土,并高出地面20厘米。早春起苗栽植,每穴栽1株,要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适当深栽,踩紧土壤,松土培蔸。如遇干旱天气栽植,应浇定根水。土壤较瘠薄的造林地,还应混栽1/3的马尾松苗,以形成杉松混交林,促进成林成材。
  四、抚育管理  栽植当年要进行2次抚育,4~6月间进行块状松土除草,8~9月间进行全面除草松土。第2年开始每年进行1~2次抚育,直至幼树郁闭成林。成林后要进行2次抚育间伐。栽植后8~10年间进行第1次间伐,伐后每667平方米保留170~200株;13~15年间进行第2次伐,伐后保留120~160株。间伐时要遵循“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稀”的原则。20年左右可进行全面采伐更新。更新可采用萌芽加栽苗的方式,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2024-05-31 15:25:53 回答

山地育苗选择背风的半阴坡,或只有半天日照的山窝地,以及坡度平缓的老荒地。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呈微酸性(pH4.5~6.5),质地以沙壤土至轻粘壤土为宜,排灌容易,交通方便,无病虫害的地方作杉木圃地。不宜选择排水不良和过于粘重的土壤,避免使用曾培育过松、杉苗多年的老圃地、老菜地及前茬为瓜类、洋芋、蕃茄、烟叶等地作为杉木圃地。
地的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杉木育苗多采用高床。床面宽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床长可根据地形和便于工作来决定。在山地,要横山作床,以保持水土,减少冲刷。苗床两侧打紧,以免落雨后垮塌。床面要平整,土块要敲细。床间除需设步道外,四周还要开边沟,以利排水,在熟土和稻田育苗时,可在床面铺1.5~2厘米的黄心土,以减少病害和杂草。结合挖土耙地,要施足底肥。底肥尽量用饼肥、堆肥、人粪、草木灰等农家肥料。还可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如碳铵、硫铵、尿素等。并把磷肥和农家肥混合使用。
一般每亩施厩肥(腐熟)或火烧土3000~5000公斤,饼肥100~2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碳铵25~50公斤。在施肥的同时,还可结合土壤消毒。在作床前敲打土块的同时,可将敌百虫(每亩1.5~2.5公斤)施入土层,这样既可以消灭地下害虫,又能防止猝倒病。作床后,还可以在床面上施撒硫酸亚铁(每亩10~15公斤)使表土酸化,能抑制或消灭病菌。在山区新开辟的圃地可不必消毒。为了消灭种子所带的病菌和预防病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或1%的漂白粉浸种30分钟,或用0.15~0.3%的福尔马林浸15分钟,捞出封盖1小时后播种,也可用0.5~1%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小时。为了促进杉木种子萌动发芽,可用15~20℃温水浸种18~24小时,捞出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种。如果播种期已迟,可将
消过毒并用温水浸过的种子置于箩筐内或竹篮内,上覆薄膜置于暖房或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30℃,保持种子湿润,2~4天后,种子微裂或露白时进行播种,这样出土快。播种方法和播种量:播种方法分条播和撒播2种。条播便于中耕除草,撒播生长均匀,产苗量高。为稀撒育壮苗,多采用条播。条距20~30厘米,播种沟宽2~3厘米,深约1厘米。播种量不宜过多。如种子发芽率在35%以上,条播每亩用5~6公斤;若采用撒播方式,每亩用6~7公斤。播种后最好用过筛的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播种时间应适时早播,以2月份最好,最迟不超过3月上旬。播种要选晴朗无风的天气。
除草松土:幼苗出齐后就应开始除草。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从种子出土到苗木出圃,一般要除草10次以上。为了节省劳力,可用30%的可湿性扑草净粉剂或25%的可湿性除草醚、灭草灵等喷洒苗床进行除草。追肥:在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追施不同配比的肥料。生长初期,可第一次施高磷低氮的混合液肥(N:P:K为1:5:1),以促进苗木早期发育生根,增强抗病力。杉苗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6~8月份)宜施用速效性高氮肥料(N:P:K为3:1:1)。生长盛期过后(9~10月间),停施氮肥,酌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抗性和造林成活率。追肥种类以速效性为主,如尿素、硫酸铵、腐熟人粪尿等。
施用方法:条播以沟施为宜,施后覆土;撒播的可撒施或喷施,视肥料种类而异。按一  
年生杉苗规格:平均苗高35.5厘米,根径0.53厘米,每亩施肥标准为:氮素12.5公斤,磷素12公斤,钾素11.5公斤。移苗间苗:当幼苗出现真叶后,趁雨天进行移苗,移密补疏,以保证齐苗。补苗后要进行灌溉。间苗可分几次进行。第一次结合移补苗,间去密苗。最后一次应在7月份前后定株。定苗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保留100~150株。

2024-05-31 15:25:53 回答

您好,山地育苗选择背风的半阴坡,或只有半天日照的山窝地,以及坡度平缓的老荒地。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呈微酸性(pH4.5~6.5),质地以沙壤土至轻粘壤土为宜,排灌容易,交通方便,无病虫害的地方作杉木圃地。不宜选择排水不良和过于粘重的土壤,避免使用曾培育过松、杉苗多年的老圃地、老菜地及前茬为瓜类、洋芋、蕃茄、烟叶等地作为杉木圃地。杉木整地的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杉木育苗多采用高床。床面宽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床长可根据地形和便于工作来决定。在山地,要横山作床,以保持水土,减少冲刷。苗床两侧打紧,以免落雨后垮塌。床面要平整,土块要敲细。床间除需设步道外,四周还要开边沟,以利排水,在熟土和稻田育苗时,可在床面铺1.5~2厘米的黄心土,以减少病害和杂草。结合挖土耙地,要施足底肥。底肥尽量用饼肥、堆肥、人粪、草木灰等农家肥料。还可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如碳铵、硫铵、尿素等。并把磷肥和农家肥混合使用。
一般每亩施厩肥(腐熟)或火烧土3000~5000公斤,饼肥100~2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碳铵25~50公斤。在施肥的同时,还可结合土壤消毒。在作床前敲打土块的同时,可将敌百虫(每亩1.5~2.5公斤)施入土层,这样既可以消灭地下害虫,又能防止猝倒病。作床后,还可以在床面上施撒硫酸亚铁(每亩10~15公斤)使表土酸化,能抑制或消灭病菌。在山区新开辟的圃地可不必消毒。为了消灭种子所带的病菌和预防病害,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或1%的漂白粉浸种30分钟,或用0.15~0.3%的福尔马林浸15分钟,捞出封盖1小时后播种,也可用0.5~1%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小时。为了促进杉木种子萌动发芽,可用15~20℃温水浸种18~24小时,捞出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种。如果播种期已迟,可将
消过毒并用温水浸过的种子置于箩筐内或竹篮内,上覆薄膜置于暖房或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30℃,保持种子湿润,2~4天后,种子微裂或露白时进行播种,这样出土快。播种方法和播种量:播种方法分条播和撒播2种。条播便于中耕除草,撒播生长均匀,产苗量高。为稀撒育壮苗,多采用条播。条距20~30厘米,播种沟宽2~3厘米,深约1厘米。播种量不宜过多。如种子发芽率在35%以上,条播每亩用5~6公斤;若采用撒播方式,每亩用6~7公斤。播种后最好用过筛的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播种时间应适时早播,以2月份最好,最迟不超过3月上旬。播种要选晴朗无风的天气。
除草松土:幼苗出齐后就应开始除草。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从种子出土到苗木出圃,一般要除草10次以上。为了节省劳力,可用30%的可湿性扑草净粉剂或25%的可湿性除草醚、灭草灵等喷洒苗床进行除草。追肥:在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追施不同配比的肥料。生长初期,可第一次施高磷低氮的混合液肥(N:P:K为1:5:1),以促进苗木早期发育生根,增强抗病力。杉苗开始进杉木入生长旺盛期(6~8月份)宜施用速效性高氮肥料(N:P:K为3:1:1)。生长盛期过后(9~10月间),停施氮肥,酌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抗性和造林成活率。追肥种类以速效性为主,如尿素、硫酸铵、腐熟人粪尿等。
施用方法:条播以沟施为宜,施后覆土;撒播的可撒施或喷施,视肥料种类而异。按一  
年生杉苗规格:平均苗高35.5厘米,根径0.53厘米,每亩施肥标准为:氮素12.5公斤,磷素12公斤,钾素11.5公斤。移苗间苗:当幼苗出现真叶后,趁雨天进行移苗,移密补疏,以保证齐苗。补苗后要进行灌溉。间苗可分几次进行。第一次结合移补苗,间去密苗。最后一次应在7月份前后定株。定苗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保留100~150株。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7251911163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