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话筒原理哪位了解?



				
				
于海丽888
14417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2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05:58:36 回答

电容式话筒工作原理:学名为传声器,由Microphone翻译而来。
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工作原理和扬声器正好相反。也称话筒,麦克风,微音器。
具体原理是:外界的声波经过空气震动了话筒的薄膜,薄膜带动音圈切割磁铁的磁力线而产生电信号,声波震动频率越高,产生的电信号就越大,经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声音也就越大!!

2024-05-31 05:58:36 回答

它主要由电容头和预放大器组成,而电容头又由振膜和底极板组成。极化电压E(有:+12V、+24V和+48V等)通过电阻R加到振膜与底极板之间,当声波作用在振膜上时,就会引起振膜的振动,这必然导致振膜与底极板的间距发生变化,即电容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极板上的电荷发生变化,也就是在极间形成音频电流,电流流过电阻R时又转化为音频信号电压,然后送入预放大器放大输出,从而完成声波到电信号的转换。
------WebKitontent-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2024-05-31 05:58:36 回答

1、电容器麦克风实际上是一个电容器,其中电容器的一极响应声波而运动。运动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这些改变被放大,从而产生可测量的信号。电容器麦克风通常使用一个小的电池,为电容器提供电压。
2、电容麦克风原理:电容式麦克风有两块金属极板,其中一块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多数为聚全氟乙丙烯)并将其接地,另一极板接在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上,栅极与源极之间接有一个二极管。当驻极体膜片本身带有电荷,表面电荷地电量为Q,板极间地电容量为C,则在极头上产生地电压U=Q/C,当受到振动或受到气流地摩擦时,由于振动使两极板间的距离改变,即电容C改变,而电量Q不变,就会引起电压的变化,电压变化的大小,反映了外界声压的强弱,这种电压变化频率反映了外界声音的频率,这就是驻极体传声器地工作原理。
3、电容式麦克风的膜片多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其湿度性能好,产生的表面电荷多,受湿度影响小。由于这种传声器也是电容式结构,信号内阻很大,为了将声音产生的电压信号引出来并加以放大,其输出端也必须使用场效应晶体管。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729103088378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