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防雷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KauluwehiS
75395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41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02 17:03:22 回答

天面接闪器:形式,规格,网格大小。保护范围
引下线:规格,附设状况,焊接长度
接地装置:规格,焊接形式,电阻要求
SPD:型号,安装位置。
其他的有:建筑物处的地理环境,配电情况,电梯机房等电器设施的接地情况。线路敷设情况。建筑物内金属设备接地情况。

2024-06-02 17:03:22 回答

第1.0.3  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
 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2024-06-02 17:03:22 回答

面接闪器:形式,规格,网格大小。保护范围  引下线:规格,附设状况,焊接长度  接地装置:规格,焊接形式,电阻要求  SPD:型号,安装位置。

2024-06-02 17:03:22 回答

1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定问题  
在防雷设计中,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设计考虑得基本全面,而对于三类防雷及等级以外的建筑物防雷,大多设计人员不对此类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进行计算,使许多不需设计防雷的建筑物而设计了防雷措施,设计保守,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2  防雷电电磁脉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日益向高频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成为当今智能化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进而也就使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成为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突出事故,因此必须得到电磁兼容和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这一点往往在防雷设计中容易被忽视。
   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主要指以下3种情况:①自然界天空中雷电波的磁辐射对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②当建筑物防雷装置接闪后,强大的雷电流对内部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由外部的各种架空或电缆线路引来的电磁波对内部电气设备干扰等。

2024-06-02 17:03:22 回答

需要注意外设引下线  的下部人员可触及部分的绝缘,接地网离人行道路的距离,及绝缘层敷设防雷器接地线长度。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50739574432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