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古董怎么才能鉴定?



				
				
cynthia20056
30285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6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23:18:46 回答

古董瓷鉴定可以通过两种渠道:
   一是眼力鉴定,此种鉴定方法是通过一些对于瓷器有丰富研究以及鉴赏经验的鉴定专家或资深收藏者来进行鉴定。通常在鉴定古董瓷器可以通过瓷器的款识、器身上的纹饰、器型、胎釉等方面入手。
   款识:每个朝代款识的书写都不相同,官窑跟民窑的款识也是不相同,现今的传世藏品以及仿品都是以明、清两代的瓷器较多,这些明、清的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年代特征。比如说,明代款识就有“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所以,款识是鉴别断代的方法之一。
   纹饰:每个朝代根据当时的民风,特别是当朝帝王的喜好,会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器身纹饰的题材、内容、手法以及工艺技术等,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固然,纹饰也是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明代初期,永宣时期的瓷器中的青料会有晕散以及下凹的斑痕等当时特有的现象,这是后代的仿品都无法准确仿造再现。清朝雍正时期仿的永宣年间的器物,通常会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的方法来刻意仿较永宣青花的效果,但是因为钴料的不同,也就没办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端。又比如,成化斗彩瓷器的纹饰当中有种“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现象,画人物时衣服的纹路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同着着单衣。这些细微的时代特征,通常会被后朝及现代仿造者忽略。
   器型:每个朝代因为民风不同,在器型有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明大粗”的说法,明代风格相对比较粗矿,在于器型上也是比较喜欢粗矿型的,旁边器型都会比其他年代来的大粗的感觉。
   胎釉:古有“胎为骨,釉为衣”的说法。我们在鉴别胎质的时候,可从器物底物没有施釉的地方入手,分辨胎土淘炼的纯净度以及烧结的缜密程度。因为每个时代淘炼的方法有区别,明代以前的相比清代、民国时期,胎土中的金属含量以及杂质为较多。
   二是仪器检测法:除了判断瓷器表面特征之外,还可以结合科学的检测,来对瓷器的化学成分进行数据品对,仪器检测相对于专家鉴定就更有权威性,但不同的检测技术也会出现的不同的时间距离偏差。上海古董鉴定中心等就有瓷器科学检测的服务。

2024-06-01 23:18:46 回答

收藏古玩,最紧要的前提是鉴别新(今)旧(古)真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对古玩认知的“眼力”。对于一般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无论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古玩,目前的识别方法仍是靠“眼”来观察。如同计算机信息库储存信息数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结论一样,眼见过的古玩实物多少,也会存储到你记忆的脑库里,并形成你鉴定真伪、辨别年代的经验。因此眼力高低与见识多寡也往往成为衡量古玩收藏家或爱好者“专业水平”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说,见识见识,见到过才能认识、识别,少见就会多怪。  
 “见”的途径很多,如翻阅各种彩印逼真的图片、参观博物馆、上网,这些为间接之见。逛市场、考察窑址、藏友间相互观赏藏品,这些为直接之见。前者犹似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对提高鉴别水平起辅助作用。后者为眼耳口鼻手的切肤之验,对提高鉴别水平起主导作用。前者的印象与后者的体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我则更重视对后者的感悟。

2024-06-01 23:18:46 回答

一:老瓷器站一米之外就能看出油油的光泽,光泽里含油,这就是所谓的宝光,新瓷器光泽直白,无油;老瓷器外面的釉释挂上去的,很厚,释透明釉。仅此一点可以避免买到新的瓷器。所谓民间的看宝光就是这个技巧。这点过去师傅也是传男不传女的。  
其次:老瓷器的的断面通常的米粉状,有空隙。新瓷器很密实,现代机器做出来的。  
         二,根据青花的色泽判定判定明代或者清代,辅助判断:瓷器的底足造型,明代挖足过肩,清代泥鳅背。青花釉里红的纹饰具体断代用的。  三,世纪九十年代,造假者发明了“蜡僵土”粉碎后裹烧去新瓷火气的方法。新瓷器按古代样式画工做好烧成?大多仿宋元古瓷 ,再用含有蜡僵石的杂土,粉碎成细面后裹瓷重烧。烧出来后新瓷火气全无。河北省邯郸一带用此方法烧制出的白釉剔黑花梅瓶,让不少收藏家上了当。鉴定这一类瓷器,看线条内是否存有“蜡僵”残土。这种器物虽无火气,却暗淡无光。注意造假人常用胶粘墓土涂瓷器底部和内里。若遇小口梅瓶,观察瓶内有无手拉坯的流畅连贯的旋纹,是否同外部光色不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建筑业兴盛,盖房修路,不断有古代窑址面世。特别是金元钧窑,沿太行山东侧发现很多。窑址里没有完整器,残瓷碎片不少。造假人信息灵通,80元买一个碗底,回去后重烧。河南安阳有几个人,专门干这个活。他们把碗底买回后,从禹县请来烧钧瓷师傅,按照钧窑的样式立坯,按照钧窑的釉料上釉,有的还加了铜元素做红斑。用这个方法造出来的假钧瓷,多运往北京古玩市场,把京城里的“玩家”耍的不轻。辨认这些假钧瓷,先要看造型,是哪个年代的。真的金元钧窑瓷器,大多坚硬压手不厚重,假器为了掩饰接胎痕迹,多上厚釉掩盖。另外看釉光和棕眼,新器釉光扎眼,棕眼少。有的用腐氢酸去光,釉表失光显暗,失去了钧窑的硬闪光度。有的用硫酸腐蚀,遍体小眼密集,嗅起来隐显酸味。仿钧瓷上假红斑同真红斑也不一样,真红斑从里到外紫、红、蓝三色,色与色分界明显,假红斑颜色单调。老玩家看瓷先看底,遇到这一类真底假坯的,可一定要看仔细。  还是用那句老话来说,只要第一眼不对,就值得怀疑。造型、窑口、胎骨、釉色、绘画手法、装烧方法,逐一对证看,看钧窑必须综合都对,有一项对不上号,就不能当真的买。  要想收藏真品,必须学会辨假。除上述介绍的几种造假手段外,近几年青铜器造假还有用电镀仿黑创光的,书画方面利用现代制版技术照相透影再加手描,书画做旧用冷冻和紫外线照射的等等。新文物法允许民间收藏的条款激活了中国的古玩市场,许多懂行和不懂行的竞相下海,许多人刚下海便让浪呛了。古玩市场上有假所以必须辨假才感到有意思,但是,那些呛水的退回岸上也很可惜。  时代在前进,造假的技术也会不断更新,每一个立志古玩收藏、爱好古玩鉴定的朋友,都应当从收藏室里走出去,到窑址学鉴瓷,到玉雕厂学鉴玉。公安局里有警察做“卧底”,搞文物鉴定的如果能有机会探知造假秘诀,肯定能提高鉴定水平。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以为多读了几本介绍文物的书籍就成了专家。那些书籍是前人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时代前进,文物鉴定也要与时俱进。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87448978424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