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田黄石鉴定方法朋友们哪位了解?



				
				
镜SHOW公主
49869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14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14:16:31 回答

1、要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多晶衍射等方法确定其矿物组分是否是由迪开石、高岭石组成,这是鉴别昌化田黄石矿物组成上的标准,也就是说,昌化田黄石的矿物组分必须是迪开石或高岭石或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但由迪开石或高岭石组成的图章石不一定是昌化田黄。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而未发现珍珠陶石,而寿山田黄无高岭石而有珍珠陶石,这是两地田黄主要区别之一。    
2、田黄不仅具有细、结、温、润、凝和腻六德,是鉴别田黄石重要标准,而且还要看是否具有田黄的石形、石皮、罗卜纹、格纹或红格四大宏观特征。  

2024-05-31 14:16:31 回答

1、要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多晶衍射等方法确定其矿物组分是否是由迪开石、高岭石组成,这是鉴别昌化田黄石矿物组成上的标准,也就是说,昌化田黄石的矿物组分必须是迪开石或高岭石或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但由迪开石或高岭石组成的图章石不一定是昌化田黄。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而未发现珍珠陶石,而寿山田黄无高岭石而有珍珠陶石,这是两地田黄主要区别之一。    
       2、田黄不仅具有细、结、温、润、凝和腻六德,是鉴别田黄石重要标准,而且还要看是否具有田黄的石形、石皮、罗卜纹、格纹或红格四大宏观特征。    
       3、要特别注意以绿泥石、叶腊石、石膏、滑石等图章石以及染色、做假皮等方法假田黄石。    
       4、寿山田黄已基本开完,而昌化田黄无疑是我国田黄新产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024-05-31 14:16:31 回答

(一)  石形及其形成机理
田黄石的原石均经过搬运、磨蚀作用,而使其成为自然卵形,无明显棱角,手摸有滑感。
(二)  皮及其形成机理
大部分田黄都有石皮,薄厚不等,颜色各异,有黄、白、黑等色。石表面包一层浓淡厚薄不均的黑皮者,状如乌鸦之羽毛,俗称乌鸦皮。肌里为黄色,外部包一层白皮的,叫“银裹金”。肌里近纯白的白田,而包有一层黄皮的,叫“金裹银”。
根据偏光镜下、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初步获得如下成果。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田黄的皮与肌里的矿物成分完全相同,主要由迪开石组成。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皮及肌里结构不同。色皮中的迪开石呈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结构紧密;而田黄肌里扫描电镜下迪开石为发育较好的片状,局部可见六边形断面的自形到半自形的晶体。
从能谱分析中可以看出,田黄外皮的铁离子含量要比肌里的铁离子含量高。说明色皮增多的铁离子是田黄的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由外界带入的。同理,白色皮显然减少的铁离子是田黄的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往外界带出的。
(三)  萝卜纹及其形成机理
“萝卜纹”是田黄石内部的纹状结构,密而不乱,排列有序。为了研究萝卜纹的组成与基质的关系,我们科研组利用拉曼光谱对寿山田黄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色萝卜纹除了有迪开石外,含有水铝石,也就是说,主要由水铝石构成的萝卜纹;
黄色萝卜纹除了有迪开石外,含有微粒的黄铁矿和赤铁矿;
棕色萝卜纹除了有迪开石外,含有大量微粒的赤铁矿和其它杂质,成分复杂。
昌化田黄萝卜纹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  红格及其形成机理
在田黄石表或一定深度内常出现一种红色脉络状物体,称为“格纹”或“红格”,亦叫“红筋”。其成因是带有裂隙的原生矿石,经外生作用,裂纹逐渐被铁离子染成脉络状。
上述颜色、石形、石皮、萝卜纹和格纹是田黄石的鉴定特征的外部标志。
(五)  昌化田黄也具有“六德”特征
1982年石巢先生在《印石辨》中,首次提出了石之六德,即“细、结、温、润、凝、腻”。他认为只有好田黄才具有六德。根据本文的研究,昌化田黄也具有六德之特征。
细:即质地很细,也就是组成矿物颗粒很细小。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昌化田黄中的迪开石晶体大小为2-5μm。上等田黄除了萝卜纹没有任何其它杂质。
结:就是指矿物颗粒结合紧密,光泽好,手摸有滑感。
温:是指如玉之蕴,有宝气,观其外表即以人相亲。
润:是指石内生泉,在手里握一会,石头就布满细小的水珠,有如露之欲滴。
凝:就是凝灵,有一种通灵感,石凝灵即如半透明的冻状。
腻:是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摩挲一会,就像往外冒油一样,有如油之欲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76429367065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