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赏明五彩瓷?



				
				
蛋蛋的肉粑粑
31382 次浏览 2024-06-03 提问
38

最新回答 (7条回答)

2024-06-05 08:23:35 回答

实测罐高15厘米、直径15厘米。器型为直口园筒状,盖平顶折边子口、硕腹下敛、渐收至底、内圈足。  
 瓷胎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底心下凹,粗砂底,外底中心微内凹并施青白釉脐,圈足足端滚园。  
 装饰纤细、草率,画面较滿,用色比较随意。盖及器身描绘相同的图案纹饰。釉面乳白中泛青,莹润较厚。色彩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然后釉上填彩。釉下青花浅淡呈蓝中闪紫,釉上彩色常溢出线,致使纹饰显得粗率模糊。盖顶绘正面龙,龙头硕大、脸丰滿、俗称“牛头豹脸”、鬃发浓密、以头顶中心为界向两倒披散、云龙穿于折枝花中。外围绘青花双圈中饰云纹一周。盖折边绘简化倒莲纹。器身上口绘回纹一周,主腹绘四条侧面龙穿于花卉中。侧面龙的龙头扁长、似鳄鱼、嘴巴开张很大、吐出飘带状长舌、下唇胡须呈竹叶状排列、龙身的鳞简化成锯齿形。器腹下饰卷草纹一周,近圈足饰莲纹。整亇装饰呈明万历时代特征。  
 器内外施青白釉,底足部分无釉露胎。
 五彩中的红色似枣皮红、黄色呈蜜腊黄、紫色是褐紫、绿色为浓或浅绿。彩色均无强亮光泽,红彩有剥落现象,符合古彩特点。  
 底足中心白釉青亮,青花书绘“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外加双圈款,字款均符合万历官窑款特征。  
 比色法:黄釉色标为C-10,M-20,Y-60,K-10。绿色色标为C-70,M-40,Y-60,K-10。两色均达到万历五彩中的正色范围。  
 容重法:罐在空气中称重1483克,在水中称重848克,体积相当于1483-848=635立方厘米。E=1483/635=2.335。此值偏大,但可排除为现仿品。原因是罐底加厚了,加上它存世环境较好,造成其容重变化很小,仍在古瓷范围内。
 微观法:见黄、绿釉均有开片,可定性为古瓷。  
 总结:除“容重”偏大有其原因外,其余几方面测定均很开门

2024-06-05 08:23:35 回答

目测法:实测罐高15厘米、直径15厘米。器型为直口园筒状,盖平顶折边子口、硕腹下敛、渐收至底、内圈足。  
 瓷胎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底心下凹,粗砂底,外底中心微内凹并施青白釉脐,圈足足端滚园。  
 装饰纤细、草率,画面较滿,用色比较随意。盖及器身描绘相同的图案纹饰。釉面乳白中泛青,莹润较厚。色彩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然后釉上填彩。釉下青花浅淡呈蓝中闪紫,釉上彩色常溢出线,致使纹饰显得粗率模糊。盖顶绘正面龙,龙头硕大、脸丰滿、俗称“牛头豹脸”、鬃发浓密、以头顶中心为界向两倒披散、云龙穿于折枝花中。外围绘青花双圈中饰云纹一周。盖折边绘简化倒莲纹。器身上口绘回纹一周,主腹绘四条侧面龙穿于花卉中。侧面龙的龙头扁长、似鳄鱼、嘴巴开张很大、吐出飘带状长舌、下唇胡须呈竹叶状排列、龙身的鳞简化成锯齿形。器腹下饰卷草纹一周,近圈足饰莲纹。整亇装饰呈明万历时代特征。  
 器内外施青白釉,底足部分无釉露胎。
 五彩中的红色似枣皮红、黄色呈蜜腊黄、紫色是褐紫、绿色为浓或浅绿。彩色均无强亮光泽,红彩有剥落现象,符合古彩特点。  
 底足中心白釉青亮,青花书绘“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外加双圈款,字款均符合万历官窑款特征。  
 比色法:黄釉色标为C-10,M-20,Y-60,K-10。绿色色标为C-70,M-40,Y-60,K-10。两色均达到万历五彩中的正色范围。  
 容重法:罐在空气中称重1483克,在水中称重848克,体积相当于1483-848=635立方厘米。E=1483/635=2.335。此值偏大,但可排除为现仿品。原因是罐底加厚了,加上它存世环境较好,造成其容重变化很小,仍在古瓷范围内。
 微观法:见黄、绿釉均有开片,可定性为古瓷。  
 总结:除“容重”偏大有其原因外,其余几方面测定均很开门,此罐确定为明万历珍贵的“五彩瓷”官窑器是适宜的。

2024-06-05 08:23:35 回答

·实测罐高15厘米、直径15厘米。器型为直口园筒状,盖平顶折边子口、硕腹下敛、渐收至底、内圈足。    
 瓷胎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底心下凹,粗砂底,外底中心微内凹并施青白釉脐,圈足足端滚园。    
 装饰纤细、草率,画面较滿,用色比较随意。盖及器身描绘相同的图案纹饰。釉面乳白中泛青,莹润较厚。色彩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然后釉上填彩。釉下青花浅淡呈蓝中闪紫,釉上彩色常溢出线,致使纹饰显得粗率模糊。盖顶绘正面龙,龙头硕大、脸丰滿、俗称“牛头豹脸”、鬃发浓密、以头顶中心为界向两倒披散、云龙穿于折枝花中。外围绘青花双圈中饰云纹一周。盖折边绘简化倒莲纹。器身上口绘回纹一周,主腹绘四条侧面龙穿于花卉中。侧面龙的龙头扁长、似鳄鱼、嘴巴开张很大、吐出飘带状长舌、下唇胡须呈竹叶状排列、龙身的鳞简化成锯齿形。器腹下饰卷草纹一周,近圈足饰莲纹。整亇装饰呈明万历时代特征。    
 器内外施青白釉,底足部分无釉露胎。
 五彩中的红色似枣皮红、黄色呈蜜腊黄、紫色是褐紫、绿色为浓或浅绿。彩色均无强亮光泽,红彩有剥落现象,符合古彩特点。    
 底足中心白釉青亮,青花书绘“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外加双圈款,字款均符合万历官窑款特征。    
 比色法:黄釉色标为C-10,M-20,Y-60,K-10。绿色色标为C-70,M-40,Y-60,K-10。两色均达到万历五彩中的正色范围。    
 容重法:罐在空气中称重1483克,在水中称重848克,体积相当于1483-848=635立方厘米。E=1483/635=2.335。此值偏大,但可排除为现仿品。原因是罐底加厚了,加上它存世环境较好,造成其容重变化很小,仍在古瓷范围内。
 微观法:见黄、绿釉均有开片,可定性为古瓷。    
 总结:除“容重”偏大有其原因外,其余几方面测定均很开门

2024-06-05 08:23:35 回答

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2024-06-05 08:23:35 回答

实测罐高15厘米、直径15厘米。器型为直口园筒状,盖平顶折边子口、硕腹下敛、渐收至底、内圈足。    
 瓷胎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底心下凹,粗砂底,外底中心微内凹并施青白釉脐,圈足足端滚园。    
 装饰纤细、草率,画面较滿,用色比较随意。盖及器身描绘相同的图案纹饰。釉面乳白中泛青,莹润较厚。色彩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然后釉上填彩。釉下青花浅淡呈蓝中闪紫,釉上彩色常溢出线,致使纹饰显得粗率模糊。盖顶绘正面龙,龙头硕大、脸丰滿、俗称“牛头豹脸”、鬃发浓密、以头顶中心为界向两倒披散、云龙穿于折枝花中。外围绘青花双圈中饰云纹一周。盖折边绘简化倒莲纹。器身上口绘回纹一周,主腹绘四条侧面龙穿于花卉中。侧面龙的龙头扁长、似鳄鱼、嘴巴开张很大、吐出飘带状长舌、下唇胡须呈竹叶状排列、龙身的鳞简化成锯齿形。器腹下饰卷草纹一周,近圈足饰莲纹。整亇装饰呈明万历时代特征。    
 器内外施青白釉,底足部分无釉露胎。
 五彩中的红色似枣皮红、黄色呈蜜腊黄、紫色是褐紫、绿色为浓或浅绿。彩色均无强亮光泽,红彩有剥落现象,符合古彩特点。    
 底足中心白釉青亮,青花书绘“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

2024-06-05 08:23:35 回答

第一  :  突出主题,突出绘画的艺术性。把装饰意味极浓的边饰、辅助、间隔性质的图案取消,或退缩到最不起眼的位置,让作画者得到最大的空间,尽情表现自己的思想,像在宣纸上作画一样,安排出巨副大幛,青翠明丽的优质青花,使画面恬静闲适,而纵笔拨洒的色彩又使画面光辉灿烂,气势恢弘,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  釉下彩的青花和釉上的低温彩料都很细腻,不但色料种类多,而且显色效果都超过时代五彩。堆磊的山石,开阔的水塘,岸上或水中的浮萍、水草、野花、雏鸡、飞舞的昆虫,虽然都用青花画出,不同的物类,不同的部位显色都不相同。墨分五色,轻倩淡雅,超越唐代青花发明以来时代的水平。  
第三:  釉上彩水平明显提高。同样一种颜色,由于科学知识的提高和技术的积累,都配许多层次的颜色,如用得最多的绿色,有透明艳丽的翠绿,有略微发黄的嫩绿,有深沉苍郁的老绿等。又如矾红,明朝嘉靖万历最优秀的是枣皮红。

2024-06-05 08:23:35 回答

1.器形:万历朝五彩瓷器器形多样,除盘、碗多见,各式盒较多(圆盒、方盒、六方、八方等),颇有特色,造型上简洁,敦厚。但由于当时烧造工艺的不成熟,造型上往往不太规整,有歪斜、微小的凹凸等瑕疵。总体上说万历五彩瓷产量不高,小件多,大件很少。 2.胎体:万历朝五彩瓷器胎质厚重,胎土淘洗不很精细,由于使用脚踩泥拉胚成型,胎中多有气孔,烧制时不易炸裂。露胎看上去比较干。大件器物多为砂底,修胎不规整,衔接痕迹显露。3.釉面:万历朝五彩瓷器釉质莹润,釉面微闪青,光泽柔和,有自然的使用痕迹和氧化皮层。 4.青花五彩:万历朝五彩瓷器使用天然进口回青料绘制青花,发色蓝中闪紫,浓艳、淡雅者皆有。五彩使用天然矿物颜料,红、绿、赭、紫等,颜色沉着,纯净,长期使用有自然脱落。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5427999496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