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新闻 >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简析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简析

查看: 3646| 评论: 317 |2024-04-29

栽培技术 八号 葡萄
摘要:葡萄想必大家都吃过,其可以说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水果,因为葡萄的口味比较的独特,而且还香甜可口,同时葡萄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常吃葡萄可以起到补

葡萄想必大家都吃过,其可以说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水果,因为葡萄的口味比较的独特,而且还香甜可口,同时葡萄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常吃葡萄可以起到补血和抗衰老的作用,故受到了老人小孩的喜爱。葡萄的种类比较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种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及其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了解。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

户太八号葡萄的简介:

户太葡萄,即户太8号葡萄或户太八号葡萄。户太八号是从欧美杂交品种奥林匹亚芽变中选育的鲜食兼加工的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和萌芽力强,冬夏早熟芽成花力强,一年可开5次花,成熟3次果,亩产量2000kg,采收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穗重600—1000g,单粒平均重10.4g,最大粒重18g,糖度17—21%以上,含酸量0.5%,果粉厚,果皮中厚,紫黑色,每果1—2粒种子。果穗成熟后可树挂1个月,采摘后货架期7-8天。对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表现较强抗病性。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

户太八号葡萄的果实性状介绍:

1.品质优良:户太八号葡萄,香味浓郁,口感极好,果实含糖量一般可达17-20%,西安地区由萌芽到成熟120天,户太8号一般粒重12-18克,穗重600-800克。

2.根系发达长势强:户太八号葡萄根系较一般巨峰葡萄根系粗壮发达,长势旺盛,户太八号葡萄虽经一年多次结果,但树体不衰,越冬时枝条充实,老化程度仍较一般品种高。

3.多次结果能力强、稳产、高产:户太八号葡萄一般一次果亩产1500公斤左右。二次果亩产500-600公斤;气候适宜还可以结三次果,且每次结果的穗重、粒重相当,色、香味俱佳,没有什么区别。

4.耐贮运:户太8号葡萄穗型紧凑,果皮较厚,贮运性能极好。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无需药剂冷藏处理,货架期可达10余天,仍保持新鲜。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

1.建园:株行距1.5×2.8—3m,采用高、宽、垂T字架或三线Y形架,管理上以前促后控最为适宜。一般两年可完成整形。

2.修剪:该品种根系发达,长势强旺,冬剪应控制留枝量以4芽最适,可少留或不留予备枝。夏剪花前7叶摘心,并去掉所有夏芽及卷须。

3.控制负栽量:该品种产量高,多次结果能力强,要严格控制结果量。一次果每亩留750-1000kg,二次果每亩控制在1250-1750kg为宜,一年亩产2000kg以上。

4.施肥灌水:要施足基肥,加强追肥。控水期为一次果花前10天至整个花期,6月下旬果实着色期控水外,其它时间应根据情况适时灌水。

5.病虫害防治:该品种抗病能力强,经历年区试未发现较明显的病虫害。在生产中,应根据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该品种的特点,做到早防早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

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

户太8号葡萄的种植诀窍有哪些

1、及时抹芽

春季葡萄萌芽后,及早抹除双芽、小芽,保留壮芽。在花前分2~3次对主梢要及时地摘心,抹除副梢,使养分较多地输送到花器的部分,同时适当地疏去部分的花序,且在开花前3~5天掐去花序末端的1/4~1/5,使养分能集中供给留下的果粒。

冬季采取中长梢修剪,每棵树留8-10个新梢挂6-8穗果(挂果两年以上)为宜,左右错开,保证每穗葡萄生长达到8~10片叶,亩产量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这样就可使果穗紧密,果粒整齐,成熟一致,提高浆果的风味和色泽。

很多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夏季不疏花序,不掐穗尖,使得养分供应分散,果粒大小成熟不一。冬剪时轻剪长放,多留枝蔓,造成结果部位迅速上移,使果穗密集在架面的上部。由于负载过量和分布不均,使营养失调,很难形成优质果。

1.png

2、合理修剪

为了改善架面光照条件,减少病害,促进花芽分化和枝蔓充实,葡萄采收之后要对繁茂的枝蔓进行带叶修剪。疏除架面上部过高、过强的旺枝和下部过密的弱枝,以及位置不当的枝蔓,减少营养消耗,培育健壮的结果母蔓,同时还可以降低架下空气湿度,避免病害发生。

3、加强肥水管理

户太8号生长过程,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但灌水要适量,特别在采摘前15~20天要停止浇水。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适当补充微肥。

2.png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户太八号葡萄栽培技术及其相关介绍了,大家是不是对于这一种葡萄品种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其实我们在市面上,才能见到也是这种葡萄种类,其价格比较实惠,而且口感比较适合大众,所以受到了广泛的栽培。另外,葡萄因为其营养价值比较高,所以人们不仅把葡萄当成水果来日常食用,也将其制成了葡萄酒、葡萄干、和葡萄汁来食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其食用方法哦。

文章精心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使信息更广泛地传播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http://www.5iwyh.com/zixun/0a205531302fa9a0.htm。
  • 户太八号葡萄图片以及种植技术

    【户太八号葡萄图片以及种植技术】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我们所谓的饭后水果,已经成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类水果种类繁多,许多水果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种植它们了,再说在家养养花花草草,小宠物都很难,更不用说 ...

    八号 葡萄 种植技术 图片
  • 户太八号葡萄图片以及种植技术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我们所谓的饭后水果,已经成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类水果种类繁多,许多水果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种植它们了,再说

    八号 葡萄 种植技术 图片
  • 盆栽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怎么栽培

    葡萄种植有很长远的历史了,但是现在有院子的家庭越来越少,盆栽葡萄是很多花友想尝试的。

    葡萄 盆栽 栽培技术 栽培
  • 盆栽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怎么栽培

    【盆栽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怎么栽培】葡萄种植有很长远的历史了,但是现在有院子的家庭越来越少,盆栽葡萄是很多花友想尝试的。 “ ”

    葡萄 盆栽 栽培技术 栽培
  • 无核葡萄苗的栽培技术以及分类举例

    无核葡萄因为比较特殊的优势,因此尤为受到大家的喜爱。并且旗下多种分类产品又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以供参考。那么今天涉及的信

    无核 栽培技术 举例 葡萄 分类
  • 丹桂栽培技术

    每到金秋十月,我们就能闻到阵阵清香。这都是因为桂花开了,桂花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花的种类。它是一种非常容易存活的花的种类。所以说桂花在生活中的时候非常常见。桂

    丹桂 栽培技术
  • 杏鲍菇栽培技术详解

    导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自己的饮食越来越重视,所以说如何才能吃的健康就是我们最重视的一件事。那么要想吃的健康,我们最好就是自己种植纯天然的食材。杏

    栽培技术 详解 杏鲍菇
  • 青蒜苗栽培技术

    我们炒菜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用到调味料和调味的蔬菜,比如说葱和蒜苗。蒜苗,又叫做青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着很浓厚的蒜臭味。蒜苗的花苔主要由花径和总苞两部

    青蒜 栽培技术
  • 美味双孢菇栽培技术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这里的蘑菇最大.....”,儿时的童谣唱出一道美食的原料——蘑菇,蘑菇的种类繁多,它的营养价值也不甚相同,而且还有很多的毒

    栽培技术 美味 双孢菇
  • 金耳栽培技术

    金耳也被称为黄木耳、金黄银耳、黄耳、脑耳等,是一种属于真菌植物门的真菌,常见生长于高山栎或高山剌栎等的树干上。金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也可以作为药用,因为

    栽培技术
  • 山银花的栽培技术

    山银花正名为:菰腺忍冬又名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等药效。很多人会把山银花跟金银花混在一起,山银花一般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山银花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银花
  • 山银花的栽培技术

    【山银花的栽培技术】山银花正名为:菰腺忍冬又名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等药效。很多人会把山银花跟金银花混在一起,山银花一般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山银花的栽培技术。 山银花类别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 ...

    栽培技术 银花
  • 结香花栽培技术简介

    【结香花栽培技术简介】有一种植物,它一般在冬末春初开花,即可做观赏类花卉种植,也可以采摘晒干后入药使用;它一般在枝条的端头开花,花序与向日葵极为相似,花大多数时候呈现黄色,并且伴有芳香气味,叶多为椭圆形状,全株植物布满绢状 ...

    香花 栽培技术 简介
  • 雀舌黄杨栽培技术

    【雀舌黄杨栽培技术】雀舌黄杨属黄杨科灌木植物,别名匙叶黄杨,又称豆瓣黄杨,小叶黄杨,千年矮,学名为BuxussinicaCheng。雀舌黄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分枝多而密集,叶薄革质,通常是钥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该 ...

    栽培技术
  • 蚊母栽培技术讲解

    【蚊母栽培技术讲解】很多人看了标题可能会很疑惑,蚊母是什么?一种蚊子吗?其实蚊母就是一种树,叫蚊母树。那为什么它叫做蚊母树呢?许多蚊虫都寄生在蚊母树的叶片上,等到成熟了再飞出来,这时候蚊母树对于蚊虫就好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孕 ...

    栽培技术 讲解
 
已有 2 人参与

会员评论

页面运行时间: 0.0611898899078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