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市场还是***谁能够说说看?



				
				
糖糖和胖秘
51340 次浏览 2024-06-05 提问
43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05 回答

你好,所谓金融宏观调控,就是在高视野、综观全局并兼顾总体经济发展的的情况下,为达成国家赋予之政策目标,以积极、稳健的方式,遂行货币、外汇政策的调节与控制。在现在政府的力量大于市场。

2024-06-05 回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顺利展开,要依托于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宏观经济政策等相互配合,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深化各项改革,逐步完善这一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①由政府制定并贯彻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②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具体落实这些政策。
(4)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围绕着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立法和执法,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为重要,其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要依托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6)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宏观调控手段,提高我们宏观调控的水平,中央强调,一是必须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二是要注意对症下药,即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三是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掌握控制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实施的力度。

2024-06-05 回答

你好,所谓金融宏观调控,就是在高视野、综观全局并兼顾总体经济发展的的情况下,为达成国家赋予之政策目标,以积极、稳健的方式,遂行货币、外汇政策的调节与控制。在现在政府的力量大于市场。

2024-06-05 回答

第一章政府和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理性思考
一、亚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对政府及其作用的思考
二、“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混合调节
三、财政的职能及财政宏观调控跨世纪发展的理性思考第二章中国财政宏观调控的制度变迁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
三、复式预算制度的建立
四、我国的国债政策第三章新世纪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
一、扩大内需与财政宏观调控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财政宏观调控
三、知识经济与财政宏观调控
四、可持续发展与财政宏观调控第四章财政宏观调控及其体系的发展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紧迫性及含义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
三、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设定第五章挑战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规范
一、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依据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特点
三、财政宏观调控的原则
四、财政宏观调控的任务第六章挑战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界限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界限及量度第七章挑战财政宏观调控管理体系的改革(上)
一、积极推进分税制改革
二、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
四、配合行政改革和机构精简,加强支出管理第八章挑战财政宏观调控管理体系的改革(下)
一、兼顾对非公有制经济财源建设的宏观调控
二、加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
三、积极进行“费改税”,增强财政调控实力

2024-06-05 回答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国家经济运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即市场调节。
而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所提出来的“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经济是市场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调节的长处结合起来。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性政府。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10799694061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