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的牌坊史话?



                    
                    
藤原惠津子
5461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60

最新回答 (1条回答)

2024-05-31 回答

潮州古牌坊类型多种,有府治县治、府学县庠、忠孝节义、功德、科举、赐封、记胜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称的牌楼。据初步查考统计,潮州古牌坊共有152座。仅昔日长不不足二里的繁华太平路,47座牌坊依次毗鳞。几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为全国绝无仅有的石坊林、牌坊街。 昔日潮人视“桥顶吃炒面,大街看亭字”为赏心乐事之一,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潮人心目中,石牌坊与湘子桥是铢两悉称。为推动“文化潮州”的建设,提升名城的文化品位,潮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太平路重新修复古牌坊中之22座的工程,以原址、原貌、原工艺为基本原则,力求恢复古牌坊的真实历史面貌和艺术特色。 昔南宋潮州知州常祎尝说:“利众者易兴,谋众者易成”。值此昌明盛世,在社会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古牌坊必将与广济桥一起重焕光彩,再展芳华。 笔者不揣浅陋,对将修复的古牌坊一一作个简介,着重探讨“坊眼”文字,不当之处,恳请指正。至于顺序,按民间说法“头亭巷,二亭脚”,是从南向北;若以乾隆《潮州府志》,雍正、光绪《海阳县志》记载,则自北至南,潮州牌坊街修复工程筹建委员会编《潮州牌坊街修复工程》也从之。今以后一种次序来介绍。 四进士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四进士坊,在大街。为明正德丁丑科进士萧与成、陈大器、薛侃、苏信建。”明正德丁丑为正德十二年(1517)。 四进士坊,在今市区太平路四进士亭巷口。坊字两面同。 文宗方伯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文宗方伯坊,在大街。为福建左布政黄琮建。” “文宗方伯”坊在今市区太平路军厅巷口南侧。北镌“皇命三锡”。 状元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状元坊,在大街。为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建。” “状元坊”在今市区太平路铺巷口。坊字两面同。。 圣朝使相坊 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四》载:“圣朝使相坊,在铺巷口,状元坊次。为进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郑大进建。”坊字北镌“覃恩三锡”。 理学儒宗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理学儒宗坊,在大街。为吏部郎中唐伯元建。” “理学儒宗”坊在今市区太平路羊玉巷口。坊北镌“铨曹冰鉴”。 柱史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柱史坊,在大街。为御史许洪宥建。” “柱史坊”在今市区太平路柳衙巷口。坊字两面同。坊镌“明正德丁丑夏为御史许洪宥建。”正德丁丑为正德十二年(1517)。则时许洪宥尚在世。 三世尚书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三世尚书坊,在大街。为赠太常卿林瓒、子林乔樌及孙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建。” “三世尚书”坊在今市区太平路分司巷口,坊南镌“四朝大老”。 宗伯学士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宗伯学士坊,在大街。为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建。” “宗伯学士”坊在今市区太平路载阳巷口。坊北镌“三世宫端”。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117291450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