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集文章?



                    
                    
嘟嘟的Daddy
11377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23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2024-06-01 回答

培 根
论求知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
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
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
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
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
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
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
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
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论爱情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
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
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
多谋的人。这说明爱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
--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
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
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
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为甚至最
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
持聪明。”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
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
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
使人丧失自己本身。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
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
窘困孤独凄零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爱情。人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
的火焰中。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人坚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许多军人更容易堕入情网,也许这正象他们嗜爱饮酒一样,
是因为危险的生活更需要欢乐的补偿。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种博爱倾向,若不集中于某个专一的对象身上,就必然施
之于更广泛的大众,使他成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侣那样。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
人堕落毁灭啊!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
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
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
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
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
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
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
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
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
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
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024-06-01 回答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1561年订哗斥狙俪缴筹斜船铆1月出生在伦敦一个官僚家庭,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5岁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巴黎供职,1579年因父亲病故而辞职回国,同年入格雷聿师学院攻读法学,1582年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学海和坎坷的仕途。培根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仕途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位(1603)后他才开始走运,1603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皇家法律顾问。1607年出任首席检察官助夏,1613年升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入内阁成为掌玺大臣, 1618年当上大法官并被封为男爵,1620年又被封为子爵。1621年,身为大法官的培根被控受贿,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家居著述,16筠年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受寒罹病,于同年4月去逝。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集》(Essays)。这本书1597年初版时只收有10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58篇。在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有一个 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59篇收入其《随笔集》,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为标准。《随笔集》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扩展回答

培根随笔摘抄那里有

培根随笔摘抄那里有?
直接给我发上来2500字的摘抄也可以!
谢谢!

培根名言

还有关于读书的名言10句,不需要太长.名人读书的故事(5个)...关于培根的名言5句

培根的论《学问》

培根的论《学问》

关于人,自然,生命的随笔

初二水平
写的一般般就行了
老师让写关于人,自然,生命的随笔
300字左右就好

在线等
谢谢

关于培根的名人名言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而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

威海集采 威海建材集采 威海家装集采

威海集采 威海建材集采 威海家装集采
就找中国团购在线
中国团购在线成立于2006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3498411178588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