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纺织品甲醛测试方法是什么?



				
				
jingbin657501
21206 次浏览 2024-06-07 提问
10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9 11:48:36 回答

1.2  测试方法
  1.2.1  GB/T2912.1-2009(水萃取法)
  测试过程是[2]:代表性的剪碎后的样品中取1g(精确至10mg),放入250mL具塞碘量瓶或三角烧瓶中,加100mL水,盖紧盖子恒温水浴锅(40±2)℃保温(60±5)min,每5min摇瓶一次。冷却过滤,然后取5mL过滤液,加5mL配好的已酰丙酮溶液摇匀恒温(40±2)℃保温(30±5)min。取出后,在室温放置(30±5)min后,在412nm处测吸光度。
  此方法的优点是测试过程易操作,整个过程耗时短,连续操作2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测试。这对于生产企业和任务日益繁重的测试机构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但是,由于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一般都经过多道工序整理,这些工序整理过程所用药剂(如染料,各种整理剂等)在成品中多少都有所残留,当织物在水中萃取时,这些残留物有些会溶解于水中形成干扰物,干扰下一步测试,有时会导致产生完全错误的结果。干扰物对吸光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的:
  1)褪色。在采用本标准测试时常有织物在水中褪色问题,特别对于全棉制品和蚕丝制品。对于此类样品一般采用去除样品空白的方法。但多次褪色样品实验发现,常出现最终吸光度值为负值的现象。而且,当褪色比较严重时,溶液中的吸光物质浓度就比较高,此时单纯的去除样品空白的方法已不能解决问题,若还采用此方法,常造成结果偏离现象.
  2)沉淀和浑浊。实验中发现采用本标准水萃取后显色时,有些样品会出现浑浊或沉淀现象,这些主要因为水萃取液中的一些干扰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当出现这种现象时(特别是浑浊),由于溶液中颗粒物的散射,使得测的吸光度值会严重偏离朗比定律。出现这种由于溶液中干扰物的化学反应所导致介质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偏离现象时,测的吸光度值是不可信的,此时若还采用本标准,那就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
3)干扰物显色吸光。有时显色后测得的吸光值全部或部分不是由于显色剂已酰丙酮与甲醛显色产生的,而是来自于水萃取液中的干扰物,如果忽略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针对这种由于溶液中的干扰物的化学反应引起偏离现象,标准中也提到当怀疑吸收不是来自甲醛而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时需用双甲酮进行确认试验。原理是双甲酮与甲醛形成无色缩合物。方法是取5mL样品溶液和5mL蒸馏水分别加入试管1(样品溶液)和试管2(蒸馏水)中,然后往两个试管中分别加1mL双甲酮乙醇溶液并摇动,(40±2)℃水浴保温(10±1)min,再加5mL配好的已酰丙酮溶液,继续(40±2)℃水浴保温(30±5)min,取出室温放置(30±5)min,然后在412nm处,用试管2中的溶液做对照液测量试管1中溶液的吸光度  ,所得的吸光度值即是此样品双甲酮确认测得的吸光度。
  本标准中虽然详细的介绍了双甲酮确认的过程,但对结果的处理没详细说明。通过分析认为双甲酮确认后样品的校正吸光度值应该按以下公式处理:
        A=A1-A2-A3-(A4)        (2)
  其中:A-样品的校正吸光度值;A1-试验样品测得的吸光度;  A2-空白试剂测得的吸光度;A3-双甲酮确认测得的吸光度。A4-空白样品中测得的吸光度(仅用于变色或沾污的情况下)。
  最后通过得到的样品的校正吸光度值对照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得出试样的实际甲醛含量。
  1.2.2  GB/T2912.2-2009(蒸汽吸收法)
  测试过程[3]:取样品1g(精确至10mg),悬于装有50mL水的瓶中、密封,放在(49±2)℃恒温烘箱中(20±0.25)h,取出,冷却。然后与水萃取法一样,显色、测吸光度,计算甲醛含量。
  由于采用了密封容器中织物释放甲醛,水吸收的萃取方法,减少了干扰物,不会出现“水萃取法”中出现的褪色和显色干扰的现象,具备了干扰少的优点;但整个测试过程耗时较长(大于21h);对于测试大批量和需要较快知道结果的产品(例如生产方用于生产线自控的),此方法显然不太适用。
 2  GB/T  2912.3-2009(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测试原理
  原理是试样经水萃取或蒸汽吸收处理后,以2,4-二硝基苯肼为衍生化试剂,生成2,4-二硝基苯腙,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对照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样品的甲醛含量[4]。
  2.2  测试方法
  测试过程:样品的预处理按照GB/T  2912.1-2009(水萃取法)或GB/T  2912.2-2009(蒸汽吸收法)中的预处理方法提取织物中的甲醛。然后准确取1.0mL的提取液和2.0mL衍生化试液于10mL具塞试管中,混合均匀后在(60±2)℃水浴中静置反应30min.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0.45μm的滤膜过滤,用HPLC/UVD或HPLC/DAD分析。然后根据已制成的标准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的甲醛含量。
  此方法的检出限为5.0mg/kg,能准确测试甲醛含量比较少的样品,也很好的解决了提取液中其它物质干扰的问题。但由于和紫外分光光度仪相比,测试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使用维护费用和对检验员的素质要求都相对比较高,整个操作过程相对“水萃取法”或“蒸汽吸收法”也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上文可以看出,纺织品甲醛测试的三个方法各有特色:“水萃取法”测试纺织品甲醛含量简单、方便、快速,对于企业的生产自控和实验室的大规模检测非常实用高效。但采用此方法时,水萃取液中干扰物较多,有时对结果的干扰较大,容易产生偏离真实值的结果;“蒸汽吸收法”采用水吸收织物释放的甲醛,因此溶液中干扰非常少,容易得到真实结果,但耗时较长,不够便利,不利于需要快速知道结果的产品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很好解决低含量甲醛分析和提取液中非甲醛物质干扰的问题,但由于其所用仪器价格较贵,测试成本比较高,操作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使用也不够便利,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4-06-09 11:48:36 回答

甲醛是装修装中很难避免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到家人健康,不仅仅地板中含有甲醛,更多的是板材和油漆里,单个的板材检测很困难,只能把地板送到环境检测中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闻一下看看有没有刺鼻的味道,这是甲醛的最直接的表现,如需除甲醛、装修污染治理帮助的可以给我留言,打电话也可以

2024-06-09 11:48:36 回答

纺织品国家标准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标准-即针对产品具体品种的不同指定的标准,如衬衫,西服大衣,棉针织内衣等;另一类是方法标准-即各种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耐光色牢度,甲醛,pH值测定等。国家对纺织品的基本安全要求——GB18401-2010,这个是所有纺织品最基本的测试标准,包括: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对于儿童纺织品还需加测耐唾液色牢度)国内市场销售的纺织品,质量必须符合其标注的产品标准中的所有要求。纺织品检测采用的国际标准有很多,要看出口目的地的具体要求。比如美国有AATCC,ASTM标准;欧盟有EN标准,日本有JIS标准,等等。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71310138702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