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油牡丹怎样育苗?



				
				
钮咕噜嘟嘟
41107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10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3 23:04:17 回答

1、播种时间
   种子宜当年采当年播。我市播种的最佳时间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过晚当年发根少而短,且翌春苗木生长纤弱。特别注意,油用牡丹种子具有上胚轴休眠的特性,这有别于其它大多数植物。这种特性决定了油用牡丹当年秋末播种后在常温下只发出幼根,幼芽需经冬季低温完成休眠期的生理变化,翌春方可萌发。若春季播种,当年也只能长出幼根,经满足冬季低温条件,下个春季才能发芽。
   2、种子处理
   油用牡丹种子种皮又黑又硬,难以透水,播种前要用50℃以下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使种皮软化,吸水膨胀易于萌芽。浸种后拌以适量草木灰再播种更利于发芽出苗;用200PPM的赤霉素GA浸种12小时也利于萌芽和小苗生长。如不能立即播种,可先将种子处理,并用等量细沙拌匀后沙藏,但沙藏时间不能超过20天。
   3、苗地选择
   油用牡丹育苗地宜选择在高燥向阳处,土壤质地以沙壤为好,PH值不能超过8.0。育苗地块有机质含量要高,特别是要旱能浇涝能排。整地时须施足底肥,每亩施用200公斤饼肥或腐熟的厩肥2000公斤加40-50公斤复合肥。同时施入10-15公斤/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公斤/亩土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4、整畦播种
   播种前必须查看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必须浇水造墒。制畦高度一般在10㎝,畦宽可视地膜宽度而定;也可大田直播。播种行距20㎝,可点播、撒播或耧播,每亩用种量大约在100公斤。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5㎝,播种后须覆土镇压,覆土厚度2-3㎝。为防焊保墒,提高地温,播种完成后宜加盖地膜。
   5、苗地管理
   播种后一般30天左右即可发出幼根,当年可长10㎝左右。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地温上升到4-5℃,种子幼芽开始萌动,此时应揭去地膜,随之浅松表土。一年生苗最大的管理任务是拔除杂草,估计要5遍以上。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叶面喷肥,喷施肥种可选磷酸二氢钾等,浓度控制在0.3%以内。同时春季应注意预防立枯病和黑根病,可用多菌灵等按一定的比例喷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06-03 23:04:17 回答

一亩大概需要2800-3300株左右即可。种的太密影响营养吸收。
  油用牡丹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苗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能迅速产业化推广,并可林下、荒山荒坡种植。五年生油用牡丹良田种植亩产量300-400公斤,林下、荒山荒坡贫瘠地种植亩产100-200公斤。经检测,牡丹籽含油率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α-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且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于2011年获批卫生部国家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油用牡丹产业的兴起,使牡丹的产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可预见的未来,油用牡丹项目足以部分改变国内粮油供给紧张的局面,为保障国家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顺利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项目。

2024-06-03 23:04:17 回答

一、苗圃地准备
“凤丹”苗圃地要选择地势高敞,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易于排水又能保墒。忌选粘重、盐碱、低洼及重茬地块。上茬种植“凤丹”的田块种子发芽率低,也极易感染病虫害,容易造成育苗失败,不宜作为苗圃地。苗圃地还应与“凤丹”种植田块保持一定的间隔,以防止传播、感染病虫害。
苗圃地选定后要深翻土壤,细致整平,开沟做畦,以利排水。宜提前一个月深耕翻晒,深度50cm左右。要在晴天翻耕,通过曝晒促进土壤熟化,杀灭病菌和虫卵。翻地前每亩施用1000~1500kg腐熟厩肥,50kg复合肥做底肥,同时施入土壤杀虫、杀菌剂。
二、播种时间
牡丹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播种愈迟发芽率愈低。油用牡丹的播种时间一般在8~10月。黄河中下游一般选在处暑后白露前,即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铜陵地区以9月中、下旬最为适宜。利用种子繁殖,其出苗率一般为60%~80%,高者可达90%以上。
“凤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特性,当年秋末播种后在常温下只发幼根,幼芽需经过冬季的低温才能完成其休眠期的变化,到来年的春天发芽。播种过晚当年发根少而短,年后苗木生长弱。播种过早,因气温高,土壤水分易蒸发,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若于次年春季播种,当年也只能长出幼根,需待到第三年的春天才能发芽出苗。如当年地温较低,或播种期偏晚,播种后必须覆盖地膜,否则当年不能萌动生根。
三、种子处理
临播种前,先清除杂质和瘪籽,然后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1~2天,一方面去掉上浮的不充实种子,留下可以用于播种的饱满种子,另一方面使种皮软化,吸水膨胀,易于发芽。浸种后拌以适量的草木灰播种,更易于发芽出苗。浸种后如不能及时播种,种子要沙藏处理。沙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20天,必须在种子生根前下地。
四、播种方法
播种时土壤中要有适宜的墒情(田间持水量70%左右),墒情差时要补水造墒后方可播种。因条播和撒播出苗后的锄草、施肥等田间管理不易操作,铜陵地区一般以穴播居多。
覆土后立即盖上地膜,地膜上覆土2厘米,以防旱保墒促进种子萌发。种子下地约1个月开始萌发,长出胚根。第二年的2月中下旬幼苗出土,半个月后幼叶展开。
1、畦播
播种前整理土地,浅耕耙细整平,然后作成高畦。在铜陵地区,畦宽1.2~2.0m,畦面做成弧形,以利排水。畦间步道(兼排水沟)深、宽各0.4m。在做好的高畦上开沟播种。按15~500px的行距开沟。沟深约250px左右,宽125px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种子间相距1~50px,然后覆土3~125px,稍加镇压。土地平整的地块可用玉米播种机沟播。种子用量每亩约60kg左右。
2、穴播
坡度较大的山坡地一般选择穴播。穴播的穴距为25~750px,播种穴的上口做成矩形,长15~500px,宽10~375px,深5~200px。下口平整。下种前施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并覆盖少量细土。每穴下种20~30粒,使种子均匀分布在穴内,然后覆土3~125px。每公顷播种量约60~100kg。
3、条播
地势较为平坦的圃地可选择条播。条距25~750px,播幅宽250px,播槽深5~200px。
4、撒播
撒播。每平方米均匀撒种450~500粒,然后覆土3~125px。其它与穴播、条播相同。撒播方法简便,需苗量不大的农户常用撒播育苗。
5、箱播或盆播
种子数量少时可进行盆播或箱播。播种深度为2~75px,播种后覆土。覆土后把播种箱或盆埋入土中,其上再覆土封成土丘过冬。翌年春暖后扒去过冬覆土,任其自然生长。
五、田间管理
播种后20~30天种子萌动生根,入冬前幼根可达6~250px。若冬季天气干燥,可在圃地上覆盖2~75px厚的稻草或茅草,保护越冬。次年2月底、3月初,种子经过冬季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后,幼芽萌发陆续出土。幼苗宜适度遮荫。可搭遮荫棚或采取套作等其它遮荫措施。
1、中耕锄草
要做到有草即锄,切忌杂草丛生后再进行除草。春夏多雨季节应在每次雨后地干时锄草松土一遍,以防土壤板结。新出土的“凤丹”幼芽脆嫩易折断,锄草要特别小心,不能碰伤幼芽。
2、施肥
当年秋末冬初和第二年春季各施追肥1次,肥料一般用菜籽饼或腐熟的人粪尿,也可增施少量的尿素和复合肥。每次施肥量不宜太大,应充分稀释后再施。冬季可在苗木空隙处施适量的有机肥和菜籽饼。
3、排涝抗旱
阴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圃地积水,以免造成苗木水渍烂根。夏季干旱时可于早晚浇水灌溉。适量覆盖秸草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抗旱的效果。
4、间苗
为培育壮苗,应及时间苗疏苗。产苗量以每公顷75万株为宜。
5、防冻
入冬后要及时覆盖秸草,防止冻伤幼苗。
6、病虫害防治
幼苗叶片展开,春季气温上升到18~25℃时,是幼苗快速生长期。此时,应注意真菌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可以将杀菌剂、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等)、生长促进剂配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在3~4月之间连续使用三次,有较好效果。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362605094909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