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的方法是什么?



				
				
健康是福83
1997 次浏览 2024-06-10 提问
142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2 02:41:03 回答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安装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内容较多,且很复杂。包含的子系统项目数量较多,既有屋内,又有屋外:在安装工艺方面细加分析也很复杂和要求较高,既有细如头发的光纤接续,也有吊装体型较大的预制水泥构件。
  (2)技术先进、专业性强,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尤其是光通信的加入,使安装工艺要求提高,也更严格,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是不允许参与操作或进入工程现场的。
  (3)涉及面极为广泛,对外配合协调工作很多,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做好各方面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4)外界干扰影响的因素较多,施工周期容易被延长,尤其是涉及屋外施工部分,更需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细致安排。
  (5)工程现场比较分散,安装施工人员流动作业也多,设备和布线部件的品种类型较多,且价格较贵,工程管理有相当难度。
  这里所说的安装工艺要求,主要是房屋建筑的内部,涉及的面和范围相对较小而狭窄,屋外部分均不讨论.根据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中对安装工艺要求是按房间或空间作出规定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和进线间以及缆线的布放等。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
  工作区
  1,工作区的通信引出端(又称信息插座)的安装工艺,宜符合以下规定。
  ①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接线盒应有防水和抗压的性能。
  ②安装在墙壁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与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它们下部的边缘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    mm;如房间内设置活动地板时,上述高度必须保证,务必增加活动地板的安装高度。
  2,工作区的电源配置和安装工艺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    V交流电源插座,其安装位置应便于使用。
  ②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电信间
  电信间又称交接间或接线间等,它是指主要专门为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楼层配线设备(FD)和计算机系统楼层网络设备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的场所,并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电缆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当上述场地比较宽裕,允许综合布线系统与弱电系统设备(如建筑物的安防、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缆线线槽和功能模块的安装)合设在同一场所时从房屋建筑的角度出发,电信间可改称为弱电间,它是相对于电力线路的强电间而区分的。
  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其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该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均不超过90    m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如每个楼层的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儿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为好,以求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设备数量。
  2,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以保证通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电缆竖井(有时称缆线竖井和弱电竖井)。
  3,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    m2,也可根据工程中实际安装的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适当调整,即增加或减少电信间的使用面积。
  上述电信间使用面积的计算依据:在一般情况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柜)安装。机架(柜)尺寸通常为600    (mm)宽x900    (mm)深x2000    (mm)高,共有42U的安装机盘的空间.在机架(柜)内可以安装光纤连接盘、RJ45(24口)配线模块、多线对卡接模块(100对)、理线架、计算机系统集线器(HUB)交换机(SW)设备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为200个考虑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2个19英寸(42U)的机架(柜)空间,以此测算电信间的面积最少应为5    m2    (2.5mx2.0m).如电信间内同时设置了内网、外网或专用网时,考虑它们的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规模扩大、设备数量增多和便于维护管理等因素,19英寸机架(柜)应分别设置,并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情况下,预测和估算电信间的面积。
  4,电信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参照标准对设备间的规定办理,具体见下面设备间部分。
           5,电信间应采用向外开的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    m。电信间的温、湿度是按配线设备要求提出的,电信间内温度应为10    C-35C,相对湿度宜为20%-80%。如在机架(柜)中安装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例如集线器、交换机),其环境条件应满足设备提出的要求。温、湿度的保证措施由空调专业负责考虑解决。
  上述关于安装工艺的要求,均以总配线架等设备所需的环境要求为主,适当考虑了安装少量计算机系统等网络设备的情况。如果与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合装在一起,则电信间或设备间的安装工艺要求应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2024-06-12 02:41:03 回答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金属线槽的敷设    (1)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    *    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    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    盖板应紧固。    *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2)    水平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a.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的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b.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15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布放线缆盒时维护。    c.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采取防水措施。    d.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    a.    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b.    金属线槽敷设时,下列情况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缆接头处、间距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线缆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如果活动地板内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线缆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线缆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    (3)    干线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线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内。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弱电间中线缆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方形或圆形。    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4-06-12 02:41:03 回答

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柜)安装。机架(柜)尺寸通常为600    (mm)宽x900    (mm)深x2000    (mm)高,共有42U的安装机盘的空间.在机架(柜)内可以安装光纤连接盘、RJ45(24口)配线模块、多线对卡接模块(100对)、理线架、计算机系统集线器(HUB)交换机(SW)设备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为200个考虑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2个19英寸(42U)的机架(柜)空间,以此测算电信间的面积最少应为5    m2    (2.5mx2.0m).如电信间内同时设置了内网、外网或专用网时,考虑它们的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规模扩大、设备数量增多和便于维护管理等因素,19英寸机架(柜)应分别设置,并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情况下,预测和估算电信间的面积。安装工艺的要求,均以总配线架等设备所需的环境要求为主,适当考虑了安装少量计算机系统等网络设备的情况。如果与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合装在一起,则电信间或设备间的安装工艺要求应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规定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5617027282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