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脚手架计算规则是什么?



				
				
柏拉图ing
19693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10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13:23:05 回答

脚手架  1.综合脚手架按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建筑物的檐高应以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的高度为准,如有女儿墙者,其高度算至女儿墙顶面,带挑檐者,其高度算至挑檐下皮,多跨建筑物如高度不同时,应分别按不同高度计算,同一建筑有不同结构时,应以建筑面积比重较大者为准,前后檐高度不同时,以较高的高度为准。  3.执行综合脚手架基价的工程,其中另列单项脚手架基价计算的项目,按下列计算方法执行  (1)满堂基础及高度(指垫层上皮至基础顶面)超过1.2m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脚手架按槽底面积计算,套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脚手架基价。  (2)多层建筑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天棚或顶板抹灰的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基价执行。  (3)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屋面板勾缝、油漆或喷浆的脚手架按主墙间的面积计算,执行活动脚手架(无露明屋架者)或悬空脚手架(有露明屋架者)基价。  (4)砌筑高度超过1.2m的屋顶烟囱,按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烟囱出顶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5)砌筑高度超过1.2m的管沟墙及基础,按砌筑长度乘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6)水平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另加10m,乘搭设宽度,以平方米计算。  (7)垂直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乘建筑物檐高,以平方米计算。  (8)电梯安装脚手架按座计算。  4.满堂脚手架按室内主墙间净面积计算,其高度以室内地面至天棚底(斜形天棚按平均高度计算)为准,凡天棚高度在3.6~5.2m之间者,计算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超过5.2m时,再计算增加层,每增加1.2m计算一个增加层,尾数超过0.6m时,可按一个增加层计算。  5.悬空脚手架和活动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间壁墙、烟囱所占面积。  6.混凝土梁脚手架按脚手架垂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高度从自然地坪或楼层上表面算至梁下皮,长度按梁中心线长度计算。  7.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层数,以米计算。  8.单独斜道与上料平台以外墙面积计算,其中门窗洞口面积不扣除。  9.烟囱脚手架的高度,以自然地坪至烟囱顶部的高度为准,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地面以下部分脚手架已包括在基价内。  10.水塔脚手架的高度以自然地坪至塔顶的高度为准,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水塔脚手架按相应的烟囱脚手架人工费乘以系数1.11,管理费乘以系数1.075,其他不变。  11.贮仓、贮水(油)池脚手架分两项计算,池外脚手架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双排外脚手架基价,计算公式如下:圆形:(外径+1.8m)×3.14×高;方形:(周长+3.6m)×高。池内脚手架按池底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柱子所占面积,套用满堂脚手架基价。  12.凡不适宜使用综合脚手架基价的建筑物,可按以下规定计算,执行单项脚手架基价。  (1)砌墙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外墙脚手架长度按外墙外边线计算,内墙脚手架长度按内墙净长计算。高度按自然地坪至墙顶的总高计算(山尖高度算至山尖部位的1[]2)。  (2)檐高15m以外的建筑外墙砌筑,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外双排脚手架应按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墙上的门、窗、洞口的面积。  (3)檐高15m以内的建筑,室内净高在4.5m以内者,外墙砌筑,按里脚手架以平方米计算。

2024-06-02 13:23:05 回答

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1)外墙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m  2  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的外墙脚手架工程量并入建筑物主体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但其高度不作为计算脚手架的高度。  
对于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  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符合本地区定额规定,需计算双排脚手架的,也应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3.6m以内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积。  
3)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3.6m以内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4)独立柱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m  2  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024-06-02 13:23:05 回答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分综合脚手架、单项脚手架两种形式。凡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且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凡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或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由若干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单位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可执行单项脚手架定额。  (一)综合脚手架  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的单层建筑物是指一层和一层带地下室的单位工程,多层建筑物是指二层以上(不计地下室层)的单位工程。  3.影剧院、礼堂带有吊顶者,其吊顶高度在4.5m以上时,所需满堂脚手架,可按影剧院、礼堂增加满堂脚手架定额计算。  4.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内不包括建筑物垂直封闭、垂直防护架及水平防护架、防护栏杆,实际需要时应另行计算。  5.按综合脚手架定额计算时,除以上规定可增加计算的单项脚手架外,不得再计算其他脚手架。  (二)单项脚手架  1.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积。  2.里脚手架工程量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单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其工程量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0m乘高度以m2计算。  4.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0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计算式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室内净高度-5.20(m))/1.20(m)  5.架空运输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m计算。  6.悬空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7.斜道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8.烟囱及水塔脚手架工程量按筒径和高度以座计算。  9.电梯井脚手架工程量按单孔以座计算。  10.水平防护架工程量按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12.垂直防护架工程量按室外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搭设长度以m2计算。  13.立挂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架网部分的长度乘高度以m2计算。  14.挑出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挑出安全网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15.屋面防护栏杆按图示屋面檐口以延长米计算,楼层临边防护栏杆按图示临边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16.楼梯防护栏杆按图示以水平投  影长度计算。  17.洞口垂直防护栏杆按图示洞口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洞口水平防护网按图示洞口长W宽度以m2计算。  18.挑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二、其他说明  1.水塔脚手架按相应的烟囱脚手架计算,其中人工乘系数1.11,其他不变。  2.架空运输道,以架宽2m为准,如架宽超过2m时,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2,超过3m时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50。  3.建筑物垂直封闭定额项目的封闭材料采用竹笆板,如采用纺织布时,应将竹笆板换算为纺织布,人工乘系数0.80。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5.外脚手架单排、双排按以下规则取定:①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②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6.外脚手架定额中均综合了上料平台,护卫栏杆等。  7.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指脚手架以外单独搭设的,用于车辆通道、人行通道、临街防护和施工与其他物体隔离等的防护。  8.烟囱脚手架综合了垂直运输架、斜道、缆风绳、地锚等。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水塔塔身及筒仓,不得再计算脚手架。  10.砌筑贮仓,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11.贮水(油)池池壁高度超过1.20m时,应按里脚手架的砌筑架计算。水池内池顶及池壁抹面应按满堂脚手架计算,其池壁抹面不得再计算脚手架。  12.室外地沟墙高度超过1.20m时,按里脚手架计算。  13.计算了综合脚手架  ,又计算建筑物密目网垂直防护架、建筑物密目网垂直封闭时,尼龙安全网不扣除。

扩展回答

圈梁计算规则是什么

圈梁一般是怎么计算的啊?给我们介绍一下计算规则吧,谢谢。

过梁计算规则是什么

请问过梁的计算规则是什么,具体的算法是怎样的,它跟圈梁的计算规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麻烦大家教一下我。

门窗过梁计算规则是什么

我想问一下门窗过梁尺寸的计算规则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呢,它跟门窗的尺寸有关系吗,求大神们指导。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58769512176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