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说说如何烧制陶瓷?



				
				
美多多lady
42715 次浏览 2024-05-29 提问
7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1 17:16:14 回答

回答如下: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以上是最基本的流程,每个流程中间还有许多小工序,自己做的话,可能选泥画坯上釉等步骤就可以省了

2024-05-31 17:16:14 回答

主要程序
(一)采集瓷石瓷土:
 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
(二)粉碎磨细瓷石瓷土:
 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三)陶洗澄淀细瓷粉:
 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四)制作瓷坯:
 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当然制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如由先古时期的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五)装饰绘画:
 坯胎成型后,匠师们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六)均匀上釉:
 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例如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坏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七)入窑烧成:
 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总之,了解瓷器的烧成工艺流程,可以有助于我们领悟“点石成金”、“化泥为宝”的精美瓷器,是怎样的一种不平凡,需成百上千的能工巧匠付出多少智慧与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从而更加珍之、爱之。

2024-05-31 17:16:14 回答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以上是最基本的流程,每个流程中间还有许多小工序,自己做的话,可能选泥画坯上釉等步骤就可以省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4300956726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