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什么?



				
				
锐客家族
76959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4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20:01:31 回答

高层建筑要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就是:1、地基工程施工方案;2、施工现场用电施工方案;3、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固定式、提升式);4、材料提升施工方案(塔吊、井架、人货两用电梯等);5、上料操作平台施工方案;6、季节性施工方案(雨季、冬季、夜间等);7、高层建筑安全等紧急事故预案;8、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9、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024-06-01 20:01:31 回答

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依工程对象难易和编制类型不同而繁简不一,但是作为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本建设工程的性质、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总期限、建设面积、分批交付生产或使用的期限、施工条件、地质气象条件、资源条件、建设单位的要求等。通过深入分析工程特点和难点,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2.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总体部署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全局作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主要解决影响建设项目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工程特点,优化人力、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等配置,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正确安排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技术路线。
3.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反映的是各项施工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要采用先进的计划理论和计算方法,综合平衡进度计划,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优化调整达到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人力和时间安排计划、资源需要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是施工方案和进度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把投入的各项资源、材料、构件、机械、运输、工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工程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超高层建筑施工平面布置的重点就是构建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并随施工进程实现垂直运输体系的有序转换。
5.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施工总体部署确立的技术路线,制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如工程测量、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机电工程、幕墙工程等施工技术方案。
6.总承包管理方案,根据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明确总承包管理目标、原则、组织和岗位职责,建立总承包管理的程序和标准。

2024-06-01 20:01:31 回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时,要调整接头  位置后才能施焊。  8.3.1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气源  →  钢筋端头制备  →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  试焊、  作试件  →  施焊  →  卸下夹具  →  质量检查  8.3.2  检查设备、气源、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8.3.3  钢筋端头制备:钢筋端面应切平,并宜与钢筋轴线相垂直;在  钢筋端部两倍直径长度范围内,若有水泥等附着物,应予以清除。钢筋边  -  20  -  角毛刺及端面上铁锈、油污和氧化膜应清除干净,并经打磨,使其露出金  属光泽,不得有氧化现象。  8.3.4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应将两钢筋分  别夹紧,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安装后应加压顶紧,两钢  筋之间的局部缝隙不得大于3mm。  8.3.5  试焊、作试件: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要进行现场条件下钢  筋气压焊工艺性能的试验。以确认气压焊工的操作技能,确认现场钢筋的  可焊性,并选择最佳的焊接工艺。试验的钢筋从进场钢筋中截取。每批钢  筋焊接6  根接头,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其中3  根做拉伸试验,3  根做弯曲试  验。试验合格后,按确定的工艺进行气压焊。  8.3.6  钢筋气压焊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具体条件选用等  压法、二次加压法或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在两钢筋缝隙密合和镦粗过程  中,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按钢筋横截面积计,应为30~40MPa。为保证  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值,应根据加压器的型号,按钢筋直径大小事先换  算成油压表读数,并写好标牌,以便准确控制。  8.3.7  钢筋气压焊的开始宜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  热,并使其内焰包住缝隙,防止钢筋端面产生氧化。  在确认两钢筋缝隙完全密合后,应改用中性焰,以压焊面为中心,在  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往复宽幅加热。  钢筋端面的合适加热温度应为  1150~1250℃;钢筋镦粗区表面的加热  温度应稍高于该温度,并随钢筋直径大小而产生的温度梯差而定。  8.3.8  钢筋气压焊中,通过最终的加热加压,应使接头的镦粗区形成  规定的合适形状;然后停止加热,略为延时,卸除压力,拆下焊接夹具。  -  21  -  8.3.9  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前发生灭火中  断现象,应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然后点燃火焰进行焊接。如果发  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完成焊接作业。  8.3.10  质量检查;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自检,若发现偏心、弯  折、镦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表面严重烧伤、  接头金属过烧、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  除。  8.4  保证项目:  8.4.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  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8.4.1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  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8.4.2  气压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  3  个接头做拉伸试验。根据  工程需要,也可另切取3  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8.4.3  在一般构筑物中,以200  个接头为一批。  8.4.4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中,在同一楼层中以200  个接头为一  批;不足200  个接头仍作为一批。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8.5  基本项目:  -  22  -  钢筋气压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8.5.1  偏心量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5  倍,同时不得大于  4mm,当不  同直径钢筋相焊接时,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当超过限区时,应切除重焊。  8.5.2  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当超过限量时,应重新加热矫  正。  8.5.3  镦粗直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  倍,当小于此限量时,应重新  加热镦粗。  8.5.4  镦粗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  倍,且凸起部分应平缓圆滑。  当小于此限量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8.5.5  压焊面偏差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  倍。  8.5.6  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若发现有此裂纹时,应切除重焊。  8.5.7  镦粗区表面不得有严重烧伤。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接头焊毕,应稍停歇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8.6  在钢筋气压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钢筋  端面要切平,且垂直于轴线;打磨见光泽,无氧化现象;钢筋安装时上下  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加热要适度,加压要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  及时消除。  8.6.1  气压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  宜进行施焊。  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地遮蔽措施。焊  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  23  -  8.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8.7.2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8.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  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  学成分检验报告。  8.7.4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  9、质量保证措施  9.1  在钢筋绑扎施工前,由工长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包括钢筋型号、  间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和机械连接的位置等,并检查分  段施工的钢筋大样图和配筋单。  9.2  严格执行:“三按”、“三检”和“一控”。其中“三按”:严格按图  纸、按工艺、按规范标准施工;“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一控”:  自控正确率,一次验收合格。  9.3  严格遵守“六不绑”原则:砼接槎未清到露石子不许绑;钢筋污染  未清净不许绑;未弹线不许绑;未检查钢筋偏位不许绑;未检查钢筋接头  错开长度不许绑;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不合格不许绑。  第六节、模板工程  本工程5#住宅楼为全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结构砼应达清水砼标准。  为了使砼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一个较高境界,我公司将充分发挥  在模板工程上的优势,利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模板体系和施工方法,满足  工程质量的要求。  1、模板体系的选型  1.1  基础筏板外侧模板采用砖台模,内侧抹灰。  -  24  -  1.2  剪力墙、暗梁、柱模板:  模板采用18  ㎜厚竹胶合板,60³90  ㎜小木龙骨,间距300  ㎜,现场制  作大模板安装;阴角配制阴角模;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模板  水平方向龙骨采用2Φ48³3.0  脚手架钢管,竖向间距根据理论计算,结合  60³90  ㎜小木龙骨的市场供货和多年施工经验取为600  ㎜;Φ14  穿墙螺栓  配双“山”型扣,水平间距理论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为  400  ㎜,墙高底半部  设双螺母,其余设单螺母;外墙外侧在螺栓支撑处设置60³60³12  木垫块;  墙模板斜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撑。  计算过程:模板高为3m,墙厚250mm,浇注速度V=1.5m/h,内部振捣  器,混凝土温度100C,坍落度100-140mm,不掺缓凝外加剂而掺早强外加  剂。  1.2.1  求浇注混凝土时的侧压力  t0=200/(T+15)=  200/(10+15)=8  小时,  掺早强剂控制在4  小时左右  F=0.22rctoβ  1β  2V1/2=0.22³25³4³1³1.15³1.51/2  =31kN/m2  检验  F=rcH=25³3=75  kN/m2  取侧压力荷载标准值  F=31  kN/m2  侧压力荷载设计值  q1=  31³1.2=37.2  kN/m2  有效压头  h=37.2/25=1.5m  对250  厚的墙,泵送混凝土倾倒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kN/m2,作用在有  效压头范围内,忽略不计,取q1=37.2  kN/m2  1.2.2  求内竖楞(60³90MM  小木龙骨)间距  L1  侧板计算宽度取  1000,q=37.2  ³1kN/m2=37.2  kN/m,  按三跨连续梁考虑:  按面板抗弯承载力要求,  -  25  -  L1=(fwbh2*10/6q)1/2=(1.67³13³1000³122/37.2)  1/2=290mm  按面板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L/400,  q'=31  ³1kN/m2=31  kN/m  L1=(0.59EI/q')1/3=(0.369³9³103³1000³123/(12³31))  1/3=249mm  取小值,考虑竖楞宽度,取L1=300mm  1.2.3  求外横楞(2Φ48³3.0  脚手架钢管)间距L2  计算宽度取300,q=37.2  ³0.3  =11.16  kN/m  按内竖楞抗弯承载力要求,L2=(fwbh2*10/6q)1/2=[10³13³60³902/(6  ³11.16)]  1/2  =971mm  按内竖楞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L2/400,  q'=31  ³0.3kN/m2=9.3  kN/m  L2=(0.369EI/q')1/3=(0.369³9³103³60³903/(12³9.3))  1/3  =1091mm  按内竖楞抗剪要求,  L2=1.11bhfv/q=1.11³60³90³1.5/11.16  =806mm  取小值,  L2=800mm  1.2.4  求对拉螺杆间距L3  计算宽度取800,q=37.2  ³0.8  =29.76  kN/m(不考虑折减0.85)  按外楞抗弯承载力要求,  L2=(fwW*10/q)1/2=(205³4491³2³10/29.76)  1/2=787mm  按外楞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L2/400,  q'=31  ³0.8=24.8  kN/m  L2=(0.369EI/q')1/3=[0.369  ³  2.05  ³  105  ³  107776  ³  2/24.8]  1/3=870mm  取小值,考虑实际,取L3=600mm  4)、选对拉螺杆规格  N=0.6³0.8³37.2=17.9  kN  若选Ф  14  对拉螺杆  -  26  -  Б  =N/A=17900/105=170=ftb=170  N/MM2  1.3  独立柱模板  模板采用12  mm  厚覆膜竹胶合板及60³90  木龙骨,间距250mm,柱模采  用Φ48³3.5  mm  钢管抱箍,理论计算双道钢管抱箍间距800  mm,  选Ф  8  的  螺杆对拉,施工实际取双道钢管抱箍的竖向间距为600mm,  选Ф  12的螺杆对  拉,利用扣件脚手架钢管作为支撑。  计算过程:模板高为3.9-0.3-0.2-0.45=2.95m,柱截面500³500mm,  浇注速度V=1.5m/h,内部振捣器,混凝土温度100C,坍落度100-120mm,  不掺缓凝外加剂而掺早强外加剂。  1.3.1  求浇注混凝土时的侧压力  t0=4  小时,  掺早强剂控制在4  小时左右  F=0.22rctoβ  1β  2V1/2=0.22³25³4³1³1.15³1.51/2  =31kN/m2  检验  F=rcH=25³2.95=73.75  kN/m2  取侧压力荷载标准值  F=31  kN/m2,考虑振动荷载4kN/m2,  总侧压力  F=31+4=35  kN/m2  侧压力荷载设计值  q1=  35³1.2=42  kN/m2  有效压头  h=42/25=1.68m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6743116378784 秒